在浙江省台州公安队伍中,有这样一个团队。战时,他们冲锋在前;训时,他们传道受业;他们就是默默耕耘在公安教育训练战线上的警务教官。
据了解,近年来,在深入实施素质强警战略中,台州市公安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官在教育训练中的关键作用,涌现出高质量的教官队伍,为推动全市公安教育训练事业作出了贡献。
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有省级教官29名,总数位居全省第四,市警校在职民警8人一半入选。另有市级教官68名,县级教官200多名。值此第34个教师节将临之际,让我们走近这群警队“教头”,领略他们别样的风采。
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海门派出所衙门巷社区民警阮林根,就是其中闻名全国的一位。
阮林根,1968年7月生,2005年10月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日常安全,防范为上。他长期从事社区治安安全防范研究,并通过警民恳谈等方式,普及防范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他讲防范善用道具,群众听得进、记得住,防范效果好,让安全防范知识家喻户晓。阮林根被群众称为“防范达人”“箱子警察”。
阮林根先后被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警察学院、台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温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江苏省大丰市公安局等地聘为兼职教官,并受邀赴全国各地举办了100余场社区警务工作专题讲座,有效地提高了公安机关的社区警务工作水平,密切了警民和谐关系。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打击是公安机关的主业,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预审大队副大队长汪因国,勤学苦练成就“读心神探”。
汪因国,1976年4月出生,2004年10月由部队转业进入公安机关工作。经过长期摸索积累,汪因国总结出了“技战十法”,分为“导”“慑”“敲”三类。其中,“导”包括心理暗示、引而不发、围点打援、利益剖析等四种技法。“慑”包括无限放大、绝地反击、情景刺激三法,“敲”包括离之以间、虚实结合、情感渗透三法,先后破获上百起大案要案,尤其在“零口供”案件的突破上,人称“审讯室里的福尔摩斯”。
近几年,汪因国在台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多次为刑侦、预审战线民警讲授审讯的方法、也曾在浙江省警察学院为全省军转干部新警培训。
在众多的教官中,也有从基层优秀民警中,选拔成为专职教官的省级教官,洪晓就是其中之一。
洪晓,1982年8月出生,台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训练科科长。调到警校前,他已有多年的基层治安防控管理经历。2017年,他坚持“仗怎么打、兵怎么练”的原则,把课堂搬到现场,首创接处警作战单元街区对抗训练模式,有效地解决以往接处警训练不够贴近实战、学员收获感不强、培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真正实现“战训合一”。深受学员们的好评。去年,此项目获得了浙江省公安厅改革创新大赛金奖。
三尺讲台苦耕耘,桃李满天竞争辉。洪晓积极帮助新人学习储备警务技战术相关知识,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至今,其团队教官多达20余人,多名教官被聘为省级和市级兼职教官。
阮林根、汪因国和洪晓,是台州所有专兼职教官的一个缩影。还有,如法制“守门员”张竞伟(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法制预审大队副大队长)、警队“心理园丁”徐勇恒(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预审大队教导员)、信息专家屠辉阳(台州市公安局情指联勤中心合成作战大队大队长)、丁国盛(玉环市公安局警令室三室主任)、接处警能手郑永革(仙居县公安局民警)以及电信诈骗“克星”徐敏杰(台州市公安局技术侦察支队副支队长)等等,遍及台州公安机关各部门各警种。
他们不忘“为人民育警”初心,牢记“建一流警校”使命,为加强台州公安队伍建设,提升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教师节,让我们对全市300多名警察教官道一声:教师节快乐!(作者 林金表 林月村 余顺广)
相关阅读
2018-12-02 21:01:55
2018-11-07 14:54:24
2018-11-07 14:54:24
2018-11-07 14:22:32
2018-11-07 14: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