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垭村:龙潭虎穴一树梨花开 有穷苦的地方就有帮扶
10月19日,在梨树垭村。
如今,早已看不见这个位于桃源县龙潭镇北部的村落“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壮观场景了。从前的“龙潭虎穴”现在是一水儿的“康庄大道”,全然不是你自以为的“贫困村”该有的模样。
在此之前,这个面积25.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690米的村庄,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35户、 1175人,其中贫困户90户、315人,是“老、少、山、穷”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基础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微薄。
如何改变贫穷?梨树垭村得益于一个组织和一群人。
一个“堡垒”一般的党支部
现在的梨树垭村是由原剪家界和原梨树垭两村合并而成,并村后,为改变从前班子涣散、软弱、内讧的问题,龙潭镇党委选派了时任龙潭镇社会事务管理站站长的徐建华兼梨树垭村党支部书记。党支部成立后,做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2014年村级21公里干道拟硬化需要进行路基改造,在村级账面没有任何资金的情况下,他们把路修好了,8年来,全村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硬化公路近40公里,让山里的群众走上了干净的水泥路,也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然后把堰塘整治了,把自来水引进来了;电拉通了;有线电视入户了;为民服务中心建好了;文化活动中心修起了;梨园、猕猴桃园、光伏电站、合作社建立了。
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解决好当下村民的生活问题,更要解决好长远发展问题,发展增收致富的产业是稳定脱贫的根本出路。村委会立足实际,选择特色种植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脱贫产业模式,用“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整体联动的运行模式展开。自梨树垭梨富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村里就将所有的贫困户都纳入合作社组织,流转土地近400亩,合作社收益根据村集体20%,合作社10%,贫困户70%的比例进行分配,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分会得股金、务工投劳得佣金多渠道实现增收。如今,占地近300亩的梨园基地已经建成,占地近100亩的猕猴桃也长势喜人,2020年梨园将正式进入丰产期,栽种的“六月雪”“翠瓜梨”市场价达到10元每斤,整个梨园收益将达到150余万元,仅此一项,将为每个贫困户增收1万余元。如何让梨树垭的山水变成财富,梨树垭村虽然不富庶,但却是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高,海拔高,境内古树、自然景观多,特别适合发展旅游业,今年4月,村委会成功举办了梨树垭首届“扶贫康养文化旅游节”,向外界展示了梨树垭的秀美风光,今年以来,到梨树垭旅游的人次已将近2万人次,带来消费近20万元,旅游经济效益正在逐步显现。
一群“身先士卒”的干部们
他,是市委驻梨树垭村扶贫帮困工作队队长、第一支书,名叫王力军。2016年开始驻村扶贫工作。三年来,他抓修路、抓电网改造、抓水利建设、抓公共设施建设、抓内部队伍建设,作为对接外界的一个“桥梁”,他找资金、找项目,用所有的热忱投入到了他热爱的扶贫事业中。
他,是梨树垭村党支部书记徐建华,对内肃纪律清风气,建立坐班制;对外尽职尽责,深入贫困户家中,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农牧民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
他,是迅速摆正位置,投身农村扶贫的城里小伙;他是儿子手术他还在扶贫第一线的老同志;他是村主任、是村会计、是妇女计生专干;他是90位帮扶责任人······他们,都是梨树垭村那一树“梨花”盛开的阳光、雨露和养分。
2017年,二组胡万福等贫困户易地搬迁遇到困难,村主任朱新建,组织委员吴彬枝多次上门协调,帮助解难,达到了按时完成任务目标。七组村民李黎易地搬迁缺资金,八组村民刘义跌伤缺药费,支部书记徐建华多处想办法帮李黎筹了5000元,帮刘义筹了1万元。开展帮困助困活动,积极配合市委工作队对106个贫困户一对一认真帮扶,到今年止,可达到310人脱贫,主动加强与东莞市常德商会的对接,使全村44位八十岁以上老人和28名贫困学子得到关爱、资助。
2016年、2017王力军连续两年被市扶贫办评为“最美扶贫队长”,工作队员黄选被评为全市百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党支部书记徐建华2017年被评为全县优秀党支部书记,当选为十一届县党代表,当选为十四届、十六届、十七届县人大代表。
扶贫,需要的是扎实地长期地付出和努力,这里不是所谓“英雄”的江湖,也不是骗子的秀场。脱贫攻坚最终的成功,仍应依靠千千万万像梨树垭村这样的各级干部与普通民众,他们才是扎根在这块土地上的真正英雄。(曹双春 通讯员 张雅兰)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