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3年7月,天气十分闷热。
致富无门的乡亲们,躲在树荫里,一边乘凉,一边感叹。有人说:咱们这大山沟子干点啥都不行,以后生活可怎么办。有人开玩笑:大山沟子有狐狸呀,上山打狐狸卖呀!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句话提醒了站在一旁的张玉平。看着乡亲们富不起来,他深感内疚。因为他是村主任,他有责任带领大家发家致富。
可是正像乡亲们说的,他们村地处河北省承德县的一个偏僻山村,是一个十分偏远的深山沟。几十户人家散落在十几华里的大沟子里,叫李家沟。山大,没有资源;林深,没有出产。村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种完了有限的一点地外,就闲着感叹了。
晚上,李玉平回到家里,上网查一下有关狐狸的养殖知识。不查不知道,一查真是令他喜出望外。从百度结果得知,搞狐狸养殖的真的很多,成功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他决定要出去考察一番,考察目标锁定在秦皇岛和昌黎等地。
第二天,他便上路了。
来到秦皇岛和昌黎,真让他大开眼界。一只只漂亮的狐狸在一排排的大笼子里撒欢儿。看那毛色,白的像雪,黑的像碳,油光锃亮,十分喜人。
从那一刻起,他决定要养狐狸。
于是,他开始向养狐人求教,从备料、饲养到疾病防治问了个六够,又从狐狸的生活习性、生产到出栏了解的很透。间接地掌握了养狐知识后,他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当得知山东有种狐,而且还比较便宜时,他决定去趟山东。
决心下定之后,就要付诸行动。先是回到李家沟找场地,找了场地找资金。
找资金是最难的了。俗话讲:分文憋倒英雄汉。
这租地需要钱,购置种狐需要钱。他粗略地算了一笔账,租地每亩一千元,买种狐200只,大约需要二十几万,两项投资大约需要三十万元。
可他确实没有这笔资金呀。
怎么办?
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张玉平想到了承德县大平台信用社。
在大平台信用社的沙发上,他端着信用社领导给他倒的水,慢条斯理地讲述了他考察的经过和准备养狐的想法。
信用社的领导当即派员考察,并决定支持他的养狐事业。
这下他心里有底了,信心足了。
把场地租赁手续办完后,平整、收拾、搭棚、定制笼子等等。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便带着大平台信用社支持他的资金,前往山东购买种狐。
到达山东后,他又走访了当地养狐大户和狐狸市场,发现商机无限,更坚定了他的养狐决心,一下子购买了200只种狐。
回来后,他投入全部精力,精心饲养,逐渐掌握了狐狸的生长习性,一般每年在3月份配种,4月份产崽,12月份出栏。有的狐狸一次能产下21只小狐狸,这样就得人工喂养,十分辛苦。但他很快乐,这毕竟给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他的狐貉养殖场固定资产已达到100多万元,狐貉存栏1000多只,年纯收入20多万元。
在他的狐貉养殖场发展中,承德县大平台信用社始终给以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大平台信用社主任张羽清说:“张玉平养狐狸致富,为农民摆脱贫困现状带了个好头,是我们精准扶贫的一面旗帜。因此,我们信用社倾全力予以支持。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责成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客户经理范成山负责联系他。”
范成山介绍说:“他这户做的比较好,我们领导非常重视,经常和我们一起下户,了解生产经营状况,遇有困难及时帮助解决。”
说起养狐,张玉平十分感慨。他说:“我在养狐这条路上,每走一步,都离不开大平台信用社的扶持。我的狐貉养殖场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没有大平台信用社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信用社的领导经常到我们这里来,转一转,看一看,帮助我解决资金上的难题。”
2016年的夏天,张玉平了解到貉子市场很看好,想发展一些试试。于是,他首先想到联系大平台信用社领导,说了自己的想法,一是让信用社领导给参谋参谋,二是求得资金上的支持。
范成山经理帮他分析了市场情况,建议少量购买种貉,试验性的发展,并给予了资金上的支持。
张玉平听从范经理的建议,购买了几十只种貉。慢慢探索饲养技术,因为它毕竟与狐狸不一样。目前也发展到300多只存栏。
2018年9月初,夏暑尚未退尽,秋凉蹒跚而来。在季节交替时节,狐貉养殖怎么样,是否有难题,是信用社领导惦记的大事。
9月3日上午,大平台信用社主任张羽清安排好社里的工作,带领范成山和王玉东两位客户经理,顶着烈烈的秋阳,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李家沟南沟脑狐貉养殖场,了解生产运营情况。
笑成一朵花的张玉平,像迎接亲人一样,迎出门外。
他向信用社领导汇报了狐貉养殖情况和带动村民致富情况。
张玉平的狐貉养殖,确实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已有三户村民动起来了,也搞起了狐狸养殖。
为使他们的养殖尽快走上正轨,张玉平帮助他们找信用社联系贷款,无偿做技术指导。
张羽清主任说:“你做得不错。要充分发挥你的带动示范作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带动更多的人都投入到养狐中来,你这就形成了规模,有了规模,就有了规模效益,那就会形成规模效应。将来打造成狐貉养殖小镇,吸引全国各地客商到这里交易,这样就会带动全村富起来,带动全镇富起来,甚而带动全县富起来。要有这样的理想和目标。”
张玉平听了张主任的话,觉得今后的养殖工作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他说,我正朝这个方向努力。现在已经有三户被带动起来。争取在短时间内把全村的老百姓都带动起来,让这些深山的百姓都成为养狐人。让他们都走上养狐致富路。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吕德君)
现场办公 吕德君摄
走进养殖场 吕德君摄
笼中的狐狸 吕德君摄
了解生长情况 吕德君摄
了解运营情况 吕德君摄
狐貉养殖场 吕德君摄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