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三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百姓,对照交通、教育、就业、医治、住房等短板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全面加强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今年以来落实了20项精品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不断增加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河市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发布会,通报“双创双服”工作进展情况 刘振山 摄
现代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三河市把构建与京津全面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大力优化投资发展和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圆满完成京秦高速征地拆迁和工程建设。燕潮大桥、京秦高速大桥已实现全部通车,形成燕潮大桥、京秦高速大桥、潮白河大桥和京榆旧线跨河大桥,4座大桥与北京互联新格局。与北京方面签订了轨道交通平谷线合作协议,北京市第一条跨省轨道交通将延伸到三河北部。全长16.5公里、路面宽24米的密涿高速三河南连接线开工建设。域内密涿高速三河南连接线、杨庄绕城新建工程、燕阳路新改建工程、平香线的迎宾路南延新建工程等5条普通公路建设项目,进入施工阶段。投入100辆新能源公交车开通城乡公路专线。
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对使用15年以上的燃气管网、使用30年以上的自来水管网、热力管网,将全部进行改造。并加快智慧水务、智能化供热和燃气网格化服务的建设。1165例外户“气代煤”天然气入户工程正在攻坚扫尾。5座污水处理厂工程正在加班加点施工,预计9月中旬全部竣工,届时全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5%以上。北城便民市场一期大型修缮和晨光百货生鲜超市改造装修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已完成东西市区公厕和旅游公厕12座。农村改厕任务4000座已办结前期手续,全面进入工程阶段。
污水处理厂建设者介绍工程进展情况 刘振山 摄
教学医治条件明显提升。健全完善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分流选择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民办教育规范多元发展的教育体系。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2%。今年安排资金8500万元,对6所中小学校进行改扩建,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建立域内公立医院医共体,实现人才互动、业务互联、信息互通优质医患治疗资源共享机制,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基本医患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拓展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市、常见病就地就近就医目标。开展餐饮达标、“明厨亮灶”等活动,已有334家餐饮单位和712家餐饮单位(含学校)达到达标和良好标准。有247家餐饮单位实现“明厨亮灶”。
精准扶贫工作注重兜底。三河市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今年确定农村贫困户92户,其中危房改造83户;其他三类人员140户,实施危房改造103户。两项危房改造任务为186户,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纳入其他方式保障户46户,已全部保障到位,保障率100%。已完成居家养老中心建设1处。实现贫困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员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救助全覆盖。特困家庭救助按低保标准的1.6倍发放,每人每月1440元,每人每年达到17280元。
文化惠民工程遍布城乡。沿泃河景观公园、燕郊万亩生态公园提升工程正在全力推进。文化健身广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彩色周末”“书香三河”和“文化下乡”等文化活动活跃城乡。农村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已达到85%以上。社区、公园广场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开办文化艺术培训班和群众文化培训活动,培训文艺骨干2990人次,培养基层群众文艺团体244支,完成文化下乡活动160场次。(刘振山 通讯员 李伟)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