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衡水市公安交警支队召开的关于衡水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程的媒体通气会上获悉。3月份以来,衡水市交警支队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治理行动70余次,累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3万余起,其中酒驾醉驾2585起、涉牌涉证18601起、违法停车63833起、行人非机动车违法6448起,该市道路交通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整治效果显著。
据衡水市交警支队党委委员、指挥中心主任路卫华同志介绍,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程坚持把路面作为“主战场”,结合季节特点和交通违法行为发生规律,研究确定了常态化、非常态化整治的重点,采取多警种联合执法、异地用警、交叉互查、区域性整治、突击治理、夜查巡控等手段,对酒驾醉驾、涉牌涉证、三超一疲劳等各类严重交通违法采取“零容忍”治理,保持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高压管控态势。据河北省公安厅考核,该市人均查处酒驾醉驾、涉牌涉证、“三超一疲劳”三项重点违法量均居全省第一。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衡水市公安局还专门制定下发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警务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4个县市13个乡镇派出所试点实施农村派出所与交警中队“所队合一”的警务机制,增加农村警力,届时,乡村区域交通违法行为众多、群众法律观念底的情况将大为缓解。
为做好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整体提升该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衡水市公安局在全市推进了文明交通示范路口、交通秩序严管街和交通秩序示范公路创建活动。明确了市主城区5条严管街和10个示范路口,各县(市、区)创建不少于2条交通秩序严管街、5个示范路口和1条示范公路。同时为提升市区交通管理水平和管控效能,创新整治模式,将市区(含滨湖新区)划分为多级别网格,实行“网格长”责任制,交警支队、大队、中队领导分别担任网格长,责任捆绑、考核捆绑。民警勤务以“各级网格”为考核单元,以在岗在位为基础,对多发交通违法行为严管严治,实现了由执岗点、守路口向动态管理、责任管理和效能管理转变。
在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期间,市公安局大力推进路防工程建设。利用科技强化对交通违法的精准打击,启动200余套违停抓拍、货车闯禁行抓拍、机动车不礼让行人抓拍系统,并深度开发“天网工程”三期建设应用,构建起了情指融合、情勤对接、情指勤一体化“地空对接”的勤务指挥体系。大整治以来,利用科技精准查处假套牌104起,其它涉牌涉证、车辆未年检等交通违法行为19109起,货车闯禁行5101起,机动车不礼让行人44366起,不系安全带2179起,打击效能和震慑力明显增强。
为浓厚整治氛围,市公安局组织开展“大曝光”、“大警示”、“大教育”和集中整治“大直播”行动,邀请媒体记者随警作战,曝光典型违法行为。大整治以来,国家及省市媒体发布相关稿件186篇,公安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发布相关信息4678条,曝光典型案例160起,开展大直播行动355次。安全出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行人、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现象明显减少。
会议上,与会记者分别就“个别路口禁止左转”、“个别公交站台距离路口太近存有安全隐患”、“个别商圈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等问题,进行了意见反馈及征询。交警支队相关科室负责人对各类问题逐一作出充分解答和详细记录,整个会议在积极的交流讨论中进行。
下一步,市公安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双创双服”活动的工作要求,坚持以交通秩序整治工程为有利契机和有力抓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借势借力、步步为营,对各类交通顽疾进行深入治理、强化治理,力求标本兼治、综合提升。(孙艳明 通讯员 张丽)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