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进河北省围场县山水林田湖项目核心区哈里哈乡三义号村,整治一新的河道、河渠两侧花海景观在绿树、群山环绕下,一步一景,“山之魂、水之灵、林之舞、田之歌、湖之韵”在这片大地上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崭新画卷。
2016年,围场县启动实施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重点实施造林绿化、湿地保护、河道整治、农业新技术等四类工程,总投资2.796亿元,项目区涵盖12个乡镇、流域总长80公里,流域面积 2427平方公里。
“主体工程主要实施两道叠水坝、两个池塘、四个生境岛、四个水闸、1500米亲近栈道及植被恢复工程,使项目区在短时间内恢复成为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生态功能完整的湿地保护小区。”林业局党组成员王永文介绍说。
钓鱼台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4473万元,退耕还湿350亩,人工辅助自然恢复湿地330亩。其中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湿地保护、恢复区土地整理、植被恢复、栖息地恢复、河流恢复、湿地生态水管理、科普宣教七项系统工程。
目前,巡护木栈道、湿地巡护木平台、巡护路跨河桥已完工,建设生境岛6.8公顷,恢复河道原貌1920延长米,主河道建设3道梯级抬水、生境岛内建设8道梯级抬水,种植针阔乔木1500株(丛),播种草坪、宿根花卉地被植物11.7万平方米。
河道治理,改善环境
“工程把蓄水、疏河、绿化、美化为目标,采取输挖子槽、河道疏浚、河岸整形、覆土种植花草灌木等综合措施,用纯生态、近自然的建设手段,打造‘绿韵木兰、水润围场’围场特色的治理效果。”该县水务局局长王金波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可有效地减少河道含沙量,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河道治理工程,项目计划投资3650万元,治理河道7.3公里,上游6.1公里保护为主,下游1.2公里治理恢复为主。其中下游1.2公里治理恢复工程共新建跌水坝7座、15个生境岛,河岸绿化450亩。
科学种植,美化环境
“运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马铃薯,项目区内总增产5万吨,总节水900万吨,总节药15吨,总节肥6000吨,总节工7.5万个。”该县农牧局扶贫项目产业办主任王金学介绍说,项目的应用达到“三节”(节水、节肥、节药),“三省”(省工、省力、省心),“三增”(增产、增收、增效)的效果。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涉及11个乡,共治理土地5万亩,打机井423眼,配套水泵482套。
同时,在三义号村示范点,占地237亩,通过土地流转租种的方式,全部种植万寿菊;占地125亩,主要栽植八宝景天、石竹、萱草等花卉,根据不同地被植物花色或这个叶色的不同进行纹理图案的景观种植搭配,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地景观。
“我们将严格按照《项目总体规划》和《试点项目年度实施方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该县财政局局长、围场县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申军说,创新举措、攻坚克难,全力将该县的“山水林田湖草工程”建成样板、树成典型。(吕德君 通讯员 宁利勇 吉涛)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