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天柱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布该县规范城乡居民操办酒席行为的指导意见,为有效遏制城乡居民巧立名目滥办酒席不正之风,切实规范城乡群众办酒行为,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总体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有关规定,在该县除婚嫁酒、丧事酒以外的酒席被视为违规办酒。
一、
文件明确,婚嫁酒席操办须是本人或其子女初婚,不能以任何借口或理由为他人操办婚嫁酒席;复婚不准操办酒席;再婚除初婚方可操办酒席外,另一方不得操办。丧事酒席操办须是本人的配偶、父母、岳父母、子女或由本人多年直接负责赡养的鳏寡孤独亲人的丧事。
严禁一事多人办、一事多地办,或化整为零、分散办酒、异地办酒。离异父母为子女操办酒席的只能由一方在一地承办。
操办婚嫁酒要控制婚宴规模,一般不能超过20 桌(10人为一桌),双方合办的不能超过30 桌。操办丧事不乱搭灵堂灵棚、不高声播放哀乐、不聘请哭丧队表演、不搞淫秽低俗表演、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大摆酒席、不影响他人。在乡镇(街道)集中治丧点操办丧事的不超过3天,其他地点原则上不超过5天。
文件还要求操办酒席须按程序进行申报等。该意见从7月1日起正式实施,天柱县各乡镇、街道在实施之前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对指导意见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宣传。
这原本是一件对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好事,但此意见一经发布,便引起网友纷纷热议。
天柱县文明办主任陈守桢说,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规范民间办酒行为,天柱县从2016年就开始了,但是当时仅对一些村寨尝试开展,采取的措施还不全面。
今年,根据县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的安排,县文明办深入全县各乡镇,针对民间办酒行为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二、
“我们的足迹遍及全县各乡镇,走访了全县500多名干部群众。”陈守祯说,走访通过口头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展开,持续了2个多月的时间,搜集到了很多真实的意见和建议。
陈守桢介绍,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于规范民间办酒行为的心情是相当迫切的,泛滥的民间酒宴,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
据了解,在酒席泛滥的情况下,一个普通的家庭送礼开支基本不低于10000元,多的达到了三、四万之多,“送礼这笔开支,在一些家庭一度高过了学生上学的开支,成为了最大的支出项目”,一些人缘较好的家庭,有时一天接到的请帖和邀请短信达10余家。
“我们每天光送礼了,饭都没有吃的,喝两口茶就到下一家去送礼,有些酒店承办的宴席比较多,送礼都送错了,事后又得重新补礼,苦不堪言。家住天柱县南门社区一支部的居民杨天和说。
问题还不止于此,相当部分家庭经济能力有限,于是就出现了借钱举债送礼的情况。
“我们家一年中最操心的事,就是吃酒送礼。”天柱县南门社区居民王银飞说,她的家经济条件很不好,平时吃饭穿衣,全凭自己摆摊挣点钱来支撑。
王银飞清楚记得,有一次没钱吃酒,就只好把家里的硬纸壳都等废品全都收集起来,拿去废品收购站出售,换了50元钱解了燃眉之急。
三、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天柱县出台了规范民间办酒行为的指导意见。
“国家在相关领域还没有立法,所以我们的出台的文件,也只能是指导性的意见。”陈守祯说,文件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明确要发挥村级自治组织的作用,推动将规范民间办酒的措施写入村规民约,从而逐步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为规范。
据了解,很多行政村收到指导性意见的文件后,在村民中作了传达,也对相关的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其实,一些村寨起步比较早,他们的村规民约,早就有了写入了相关的条款。”陈守桢说。
前述提及的指导性文件7月1日才开始执行,所以目前还看不到成效,但是叫好声却此起彼伏,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天柱南门社区居民王银飞说,看到文件,尽管有很多字不认识,但她还是看了好几遍。“心里激动,把吃酒送礼的事解决了,我们的日子才会好起来。”
她还主动当起了文件的传播者,串门的时候,与左右邻居聊天的时候,她都不忘宣讲一番。甚至是不认识的消费者,只有能说得上话的,她都得将县里面规范办酒行为的新闻传播一下。
在天柱南门社区走访时,居民们纷纷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喜悦:今后,酒席减少了一半多,开支也会大幅下降,这是真正的喜事。
当然也有人表示担心,文件执行不彻底或者执行不下去,相关规定会成为一纸空文,将让滥办酒席的不良风气死灰复燃。
天柱县有关领导表示,该县是立足于脱贫攻坚的高度出台指导性文件对民间办酒行为进行规范的,抓这件事,其实就是抓脱贫攻坚。“我们就是要让群众从繁多的酒席中解脱出来,把钱用来发展产业,把心思放到产业上,不再让送礼成为民众有苦难言的日常。当然,在推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一定坚持下去”。
四、
“合约食堂”是2014年率先在天柱县渡马镇甘溪等村寨试行的乡村酒宴管理模式,它具有的优点是,乡村酒席统一办理、统一使用厨具、统一采购,并明确可办酒席的种类、桌数,酒席标准、送礼的标准等,遏制了滥办酒席,借机敛财的不良风气,酒席的安全、卫生等也得到了保障。
由于“合约食堂”存在极大的优势,倍受广大群众欢迎,所以在天柱县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目前该县已有“合约食堂”83个,累计承办酒席800余场,平均每场节约资金1万元以上,年节约资金达到了800万。
现今,在规范城乡办酒行为的大背景下,天柱县对于“合约食堂”推广力度在持续加大。 (刘鹏飞)
相关阅读
2024-03-04 21:15:53
2024-02-22 13:38:44
2024-02-21 15:51:12
2024-02-02 17:44:52
2023-10-24 18:14:17
2023-10-10 10: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