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被催婚”“每次回家被相亲”,已经成了不少单身青年的生活常态。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适婚单身青年数量已经高达两亿,且以85后90后为主。团中央发布《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对青年婚恋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反映出青年婚恋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聚焦青年需求,提升服务青年水平,促进单身青年婚恋交友,青白江区团区委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对青年婚恋情况进行调研。
一、青年婚恋现状
(一)调查情况
我们随机抽取109名单身青年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男生74名,占比67.89%,女生35名,占比32.11%。从年龄层次看,参与调查的单身青年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25岁以下30名、25-29岁40名、30岁以上39名;从学历上看,高中学历以下22名、大专学历40名、本科及以上47名。数据显示,单身青年多呈现年龄和学历双高的情况。而根据网上对“剩”的段位说法,调查中已有79名青年男女步入“剩男”“剩女”行列,青年婚恋问题确以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青年交友方式
青白江区青年交友方式主要为婚介机构、亲朋好友介绍、网络交友、联谊活动等四种。
1.亲朋好友介绍。通过父母或朋友介绍进行交友,能更加了解双方的家庭条件、人品性格,成功率较高。此种方式虽成功率高,但相应的离婚率也较高,双方在两个家庭的撮合下“闪婚”,互相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和磨合,婚后矛盾较突出、问题较多。
2.网络交友。网络交友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交友方式,可以直接在网上与对方交流,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交友对象,但网络交友虚拟性较高,主要以娱乐为主,可信度低。
3.联谊活动。单位或是相关组织统一组织,可信度高、参与人员较多,能够在活动中找到合适的心仪对象;但由于此种方式主要为单位集体组织,青年深入了解的程度不够,交互性不强,活动形式大于体验,实际效果不大。
4.婚介机构。传统婚介交友主要是把自身资料提供给婚介公司,让婚介公司帮忙物色交友对象。这种方式适合工作较忙的单身青年,其目标明确,能在短期内找到与自身匹配度较高的交友对象。但婚介交友成本较高,且诚信度、资源力受限,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二、青年婚恋问题产生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大”阻碍交友步伐。经调查,单身青年年龄以25岁以上的青年居多,婚恋交友意愿强烈。单身的原因主要是平时的工作压力较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提升和充实自己,学习、工作、娱乐等占用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恋爱的时间少之又少,导致被“剩下”。
2.“宅”影响交友范围。多数年轻人进入社会后都不愿意主动交友,工作之余更愿意宅在家里,不愿走出去接触新朋友。而身边的朋友也主要以单位同事、在校同学为主,交友圈子越来越窄,交友范围也越来越小。
3.“弱”阻挡交友想法。目前,还存在“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和“天价彩礼”的婚俗习惯,部分青年交友以对方家庭经济实力为交往前提,车子、房子、票子、位子等情感以外的东西影响婚恋双方的正确判断和选择。而对于家庭经济实力较弱的青年,尽管有交友婚恋的需求,也只能望而却步。
(二)主观原因
1.“自由”的婚恋想法。由于80后、90后所处时代不同,
对待婚恋问题思想比较开放和独立,一方面部分单身青年崇尚自由恋爱,认为感情的事应该由自己做主,不应由亲朋好友插手;另一方面部分青年崇尚“自由主义”,认为恋爱结婚是一种束缚,奉行单身主义,更愿意做“单身贵族”。
2.“淡定”的婚恋态度。调查显示,目前大龄青年对待婚恋的态度已变得很“淡定”,真正以结婚为目的恋爱只占很小的比例,大多青年处于“宁缺毋滥”“随缘”以及“无所谓”的心态。此外,“姐弟恋”“大叔萝莉恋”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接受。调查显示,大部分人能够接受双方的年龄差在3-10岁范围内。
3.“多元”的替代方式。随着“共享经济”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全球文化多元融合,单身青年不一定需要婚恋关系来填充精神生活,他们选择幸福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旅游、读书、健身等,这些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交友需求。
4.“伤心”的恋爱经历。调查显示,部分青年单身是因为自
身有过不愉快的感情经历,他们难以从上段感情阴霾中走出来,
因此不愿敞开心扉地去迎接新的感情。
三 、促进青年婚恋的建议
组织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是共青团的基本职责,青白江共青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单身青年婚恋。
(一)聚力价值导向,树立积极的婚恋观念
充分发挥共青团思想引导作用,鼓励广大单身青年去除掉传统婚恋习俗中的糟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设置婚恋教育课程,用课程教学方式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诚信、责任等意识,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充分利用人才交流、城市融入、交友联谊等活动时机,穿插婚恋教育和宣传。同时,通过团区委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以及区内大众传媒,传播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倡导勤俭节约的婚庆风俗和礼仪。
(二)聚焦青年需求,搭建靠谱的婚恋平台
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交友模式,为青年婚恋交友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和适合青年特点的便利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搭建以“诚信、公益、服务”为主题的网络社交平台,建立真实高效的青年交友信息库,有针对性地收集广大单身青年的需求,按性格、年龄、交友意向等内容为单身青年匹配合适的交友对象。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建立专属互动群,为单身青年提供24小时便捷无障碍交流平台;同时,联合工会、妇联、园区管委会等单位联系,定期开展线下的青年交友联谊活动,扩大活动知晓面,让更多有交友需求的青年参与其中。
(三)聚变方式方法,鼓励多元的交友途径
创新活动形式,积极探索青年乐于接受的交友方式和途径。在活动形式上,除开展大型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外,还可以兴趣小组、户外运动、共同旅游的形式促进青年交友,将有共同话题和共同爱好的单身青年聚集在一起。如开展素质拓展、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让青年在协作中增进默契;开展经验分享、事业交流等小型沙龙,加深青年的认识和交流;开展桌游、竞赛等游戏,让青年在游戏中展现魅力。在活动内容上,除了开展交友指向性较强的活动外,还可在开展志愿服务、城市融入、人才培训等活动时候,穿插青年交流、游戏互动等环节,帮助青年培养感情。
(四)聚合社会力量,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制定青年婚恋调查问卷,广泛征求交友联谊活动意见建议,深入到机关单位、两新组织,金融、教师、医卫等青年较多的行业单位,了解各单位青年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为青年提供服务;加强与妇联、总工会等单位沟通联系,积极扩展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整合群团组织资源和社会力量,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依托“青年人才之家”、“青年之家”等青年活动阵地,持续开展各类青年交友活动;依托12355青情家园,开展青年心理疏导活动,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引导青年形成健康的婚恋观念。(共青团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员会)
相关阅读
2024-03-04 21:15:53
2024-02-22 13:38:44
2024-02-21 15:51:12
2024-02-02 17:44:52
2023-10-24 18:14:17
2023-10-10 10: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