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其影响性甚至超越传统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正因如此,选择治疗时,患者必须顾及清除「银屑」之余,更需留意注意保护心血管。一项最近研究显示,新一代生物制剂能帮助减少银屑之余,更可整体降低全身的炎症反应,包括心血管,整体改善银屑病患者的健康状况。
银屑病不具传染性 属免疫系统病症
银屑病以往被称为「牛皮癣」,但香港皮肤健康基金会主席、皮肤科专科陈厚毅医生纠正,「其实银屑病并不是癣,牛皮癣这个旧名称,往往令人误会它具传染性,但其实它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类型是斑块型银屑病,影响着8、9成患者。其背后成因是免疫系统出现错误讯号而自我攻击,从而令皮肤角质细胞过度增生,出现粉红色或红色损伤,覆盖着银白色鳞屑,但完全不会传染他人。」
虽然,医学界暂未掌握免疫系统自我攻击的原因,但陈医生表示,情绪压力、皮肤损伤或外伤、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药物如部分血压药及治疗关节炎的药物、天气干燥都是风险因素。「当中亦有遗传因素,若父母任何一方患病,子女患病的机会会提高10至15%。」
而根据政府数字所示,在香港,大约每300人便有一名银屑病患者,每年有超过600个新症,估计香港现时有超过20,000名银屑病患者。
皮屑以外 全身上、下、里、外均受病情破坏
银屑病的病发原因目前仍然不明朗,但医学界普遍相信与身体的T细胞有关,「T细胞是身体白血球细胞其中一种很重要的细胞,它会释放出肿瘤坏死因子TNF,TNF会随血液流动到达皮肤,从而刺激角质层不断加速生长,形成皮屑。」陈医生解释。
陈医生指出,这些皮屑可以影响身体任何一个皮肤部分,包括指甲、头皮及手脚掌,但部分如出现于头皮的损伤可能不容易察觉,患者有可能患病亦不知;此外,有约一半银屑病患者亦同时患有指甲银屑病,令指甲表面出现不规则点蚀、指甲下圆形区域变色、指甲从指甲床中分离、指甲增厚等。
除了指甲可能出现病变,亦有高达42%银屑病患者有机会发展成银屑病关节炎;据一个香港的研究显示,有60%银屑病患者于发病后约5.4年,便会发展成银屑病关节炎。「通常银屑病斑块出现于头皮的患者,会有约4倍机会发展成银屑病关节炎,若出现于指甲者,则高约3倍,而若银屑病关节炎涉及到指甲及手指关节炎,其手指变形的风险亦会明显增加 。
「相对传统药物,利用生物系统,如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製造的生物製剂,由于针对性高,疗效较佳,能有效清除银屑之余,副作用亦较少。但除了清除银屑症状,医学界亦希望能整体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健康,以至其他全身性的炎症。为了解生物製剂能否助患者达到此目的,有专家就对其中一种生物製剂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作出研究。」陈医生说。
由于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因此会同时破坏身体各个器官,可引发不同疾病,如影响消化系统,有机会导致克隆氏症等;此外,亦有机会影响手指和脚趾的活动能力,当然亦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素 。
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较传统风险因素更高
除此以外,心血管亦同样会受病情影响,后果严重,陈医生引述研究表示,「银屑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风险达57%,超越传统高危心血管风险因素。有研究就希望找出银屑病与动脉硬化之间的关係,而近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内皮前驱细胞(EPC)的指数与动脉粥状硬化关系密切,甚至被用作诊断动脉硬化的亚临床用生物标记,故研究人员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人士的EPC指数,来分析患者的心血管健康情况。若EPC指数越低,代表其心血管情况越差。」
传统治疗方案各有限制 未必有助改善心血管健康
要治疗银屑病,陈医生表示,治疗方案有外用药物、光线疗法、口服药物及注射药物四大类。但大部份治疗方案多针对改善皮屑问题,而且各有限制,如外用药物多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的银屑病,病情严重的患者未必适合,而皮质类固醇的疗效更有机会因重覆使用而下降;光线疗法虽可改善病情,但不能完全清除斑块,长期使用更会加速皮肤老化及增加患上某些皮肤癌的风险;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一般之余,更可能带来如高血压、高血脂、癌症等副作用 。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