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富顺县月亮村结合村日常或特点节日点,重复性、延续性的工作,贯彻学习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等制定了全年农民夜校课程表,计划采取集中授课、田间地头现场教学、利用村村响广播宣传等形式开展课程30期,培训群众约1000人次。
在不断的教学和实践中,探索出村农民夜校是基层党组织设在村委的信息基站,具有向群众集中发布、中转扩散、信息交流反馈等功能和特点。
一、目前农民夜校在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一)农民夜校具备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最基层准确发声的特点。
从已开课的10多期农民夜校效果来看,群众普遍反映更感兴趣的内容是涉及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省市县乡党代会等内容。比如在讲解乡村振兴、乡党代会等部分内容的时候,有感兴趣的群众会主动发问下一步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会不会越来越好?乡、村一级的面貌和基础设施肯定会有更大的变化。县、乡党代会召开后,富顺撤县设市等对月亮村除了名称变更以外的影响,还能带来些什么变化。
这其实表现出来农民夜校这个平台在回答和解释群众这些疑问的时候,群众对村两委解释的准确性、全面性上,有很大的期待,有很大的信任度。因此,通过农民夜校在农村宣讲的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二)农民夜校是建立在与群众直接交流对话的基础上。
“农民夜校”的主要授课对象为农民。这就要求授课人员在准备课程的时候要选取群众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围绕他们的生产生活、茶余饭后,用通俗、贴近生活的语言来讲课。农民夜校不像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对象因政治需要也能做到认真听课。在农民夜校讲课过程中,群众不可能对每一期课程都爱听、能恭恭敬敬的听,他们习惯于适时的提问、插话,开玩笑,甚至说脏话,这对讲课的人控制课程节奏和与群众直接交流对话是一种挑战,需要更加学会适应,学会使用群众的话、使用群众的语言讲。
(三)农民夜校的授课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一种传播和宣传途径。
在实际开课过程中,只要有群众广泛参与的,都可以把它当成一次农民夜校,一次向群众宣传和推介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推进村级各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的平台和途径。所以,可以这么理解:农民夜校的授课形式应该有很多种,有在会议室里的集中授课、有田间地头的现场教学、有沟旁水边的闲话家常、有走村入户时的政策宣传,更有通过村村响的分散广播。
二、农民夜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困难
(一)群众的理解和广泛参与积极性还不高
由于现在农村大量的年轻人员流出,在家的留守老人居多,这部分人除了日常要做较重的农务,抓农村生产外,普遍还承担着照顾孙儿(孙女)一辈的责任,所以很多时候组织群众参加农民夜校时候,积极性不高,参与和受众度不够。
(二)师资力量和宣传的技巧性还有待加强
目前月亮村农民夜校师资力量还停留在村两委和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部分乡机关负责同志参加。授课内容和授课选取的角度,大多还是为了推进村两委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比如环保、城乡整治、脱贫攻坚、安全生产等。口号性和政策性宣讲的内容多,现场指导生产生活、实际演示和操作的教学少。村两委的授课技巧也比较固定化,创新和掌握演讲、教学等技能不多。
(三)设施设备等保障课程开展的基础条件还不完善
要进一步丰富农民夜校的教学形式,比如制作ppt图文并茂的来呈现一次课堂想要达到的效果,现在的基础条件还不具备。没有幻灯屏幕,没有投影仪。有些村还没有LED等显示屏,每一期的农民夜校大多停留在做资料、完善资料上,无法很好的呈现主题。另外,组织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外出学习考察和邀请优秀的农业专家授课是很多农民群众的期盼,但是乡、村现在都缺少这块专门的经费保障。(付强)
相关阅读
2024-03-04 21:15:53
2024-02-22 13:38:44
2024-02-21 15:51:12
2024-02-02 17:44:52
2023-10-24 18:14:17
2023-10-10 10: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