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特殊’的拷问,红脸直击问题根源;这是一次“亮剑”作风的整改,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5月4日下午,资阳市乐至县2018年第一期“阳光问政”火辣开问,现场被询问的乡镇一把手、分管责任人、驻村第一书记如芒在背。
本期的“阳光问政”,乐至县结合第一季度脱贫攻坚督查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分别对乡镇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落实、驻村帮扶责任落实、项目资金管理、人居环境治理等问题进行现场询问,将脱贫攻坚作风问题进行现场解剖,整个现场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
被询问官员红脸出汗 倍感压力
“在全县一季度脱贫攻坚综合督察中发现,你们镇2018年开展‘回头看、回头帮’的相关工作推进乏力,请问你作为分管领导是如何履职尽责的?”
活动现场,面对县级领导的询问,站在询问席上的被询问人认真剖析自身原因:工作开展中层层安排,但缺乏常规的监督落实。进一步厘清了自身的职责所在,现场明确了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
“你这是当甩手掌柜,只安排不落实……”针对这一现象,台询问的县级领导毫不留情的指出。
在督查中通报中指出,个别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够积极主动,未能严格按照第一书记工作要求在村履职,走访不到位、群众知晓度不高。
现场询问中,乐至县领导指出:“督查中发现,你们村脱贫攻坚大讲堂没按要求认真开展,请问你对此如何解释?在入户走访中,部分贫困群众对第一书记知晓率不高,请问你作为驻村帮扶工作组组长和第一书记,是如何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
接连的询问,让站在询问席上的第一书记一时语塞。在其谈及下一步入户走访开展帮扶工作时,该第一书记表示今后多抽时间走走的回答,引得现场一片哗然,对其整改措施不具体表示不满意。
“你就是一个典型的‘三门干部’。”现场点评中,询问领导针对其提出严肃批评,并要求乡镇党委、派出单位要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的管理、培训、指导、督促。
据了解,此次被问政的6个突出问题涉及的7个乡镇,既有乡镇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也有驻村第一书记。被询问人的态度端正、原因分析深刻,整改措施较为切实可行,达到了红脸出汗、推动工作的目的。会后,评议结果将根据评审团的综合评议汇总之后进行全县通报。
导向明确 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为了持续深入严肃治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有力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乐至县于今年4月起,在全县开展扶贫领域作风治理“三学三晒三查三问”专项活动,通过“学理论学政策学楷模、晒政策晒问题晒成效、查思想查作风查精准、阳光问政问廉问效”,压实责任狠抓落实,转变作风凝聚力量。本期的“阳光问政”活动属于脱贫攻坚作风建设“阳光三问”的一个环节。
活动针对全县第一季度脱贫攻坚综合督查所发现的突出问题等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现场询问,要求被询问人现场作答,并从剖析自身原因、厘清自身职责、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等方面作出承诺,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有力推动脱贫工作的全面落实。
询问的问题会前不公开,询问领导也是现场得知询问问题、询问对象。问政现场,询问席上,被询问人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台下广大干部也绷紧了弦,时而凝神静听,时而议论纷纷,大家对照督查出来的问题认真自我剖析、积极查找原因思索整改措施。
“面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必须要端正态度,多找主观原因,多找问题根源,厘清职责所在,只有真心整改、及时整改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落实,才能更好地取信于民。”活动中,一位现场的镇干部如是说道。
据了解,今年以来,乐至县认真落实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要求,结合实施“精准+”行动,持续深化扶贫领域“3+1”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了一批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党纪立案审查11人,其中,科级领导干部3人,一般干部3人,村干部5人;诫勉谈话2人,约谈2人,组织处理3人。
强有力的执纪问责措施,进一步严肃了扶贫工作纪律。对脱贫攻坚过程中工作重视不够、履职不到位、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资阳市乐至县委县政府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李远雄)
相关阅读
2024-03-04 21:15:53
2024-02-22 13:38:44
2024-02-21 15:51:12
2024-02-02 17:44:52
2023-10-24 18:14:17
2023-10-10 10: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