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湖湘力量·海归精英2018年湖南十大杰出青年海归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湖南侨联海归协会和长沙中电软件园签约共同打造湖南海归“海智基地”。
打造集赛事运营、小众体育孵化等为一体的智能化体育综合体;研发了全球悬浮距离最高、载重最大的电磁排斥悬浮设备;以“精准扶贫+互联网”帮助村民和大学生成功创业……这些成绩都来自湖南青年海归群体。
5月4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湖湘力量·海归精英2018年湖南十大杰出青年海归人物评选揭晓结果在长沙揭晓。刘艳平、李晓丹、谢振、冯彬、刘钊、钟文卿、李昕、周志敏、李崇进、周小驰10名青年海归获选十大杰出青年海归人物。邓宇、文倩和、彭楚尧、吴岍获得卓越风采奖。
此次评选于4月初发起,经过初步审核筛选、网络投票等环节,5月4日进行了现场专家评审。候选人通过现场阐述+问答展示自己,专家评委根据个人形象、演讲口才、获奖事迹、行业贡献、特殊贡献五个模块对选手进行专业评分,结合网络投票排名折合分数选出十大海归人物。
此次是第三届湖南十大杰出青年海归人物评选,评选对海归人员本身素养及其对社会、所在行业的贡献度做了明确要求,不少海归在所在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海归刘艳平曾在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留学,归国后被聘为中南大学教授、湖南省侨联特聘专家。他和他的科研团队目前正在推动自旋芯片的发展和创新,致力打破国外对中国芯片的垄断。
海归谢振在湖南率先推出了钢琴双语教学理念,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还首次引进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考级委员会ABRSN音乐等级考试到湖南,在考点和教师培训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
“现在的海归回国创新创业与早期有些不同,早期海归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中国,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海归创新创业开始转向服务业例如旅游业、餐饮业、酒店行业等聚焦。”海归周小驰表示,海归创业最大的困难是“不接地气”,思维模式不同要付出成本和代价。他建议,包括海归在内的青年首先不要创业,先积累工作经验,创业才能水到渠成。
海归李晓丹2008年为了照顾家人从新加坡回到湖南郴州,她现在通过“精准扶贫+互联网”帮助村民和大学生创业,通过农产品标准化、物流解决方案、新媒体传播、互联网销售等环节打造产业链扶贫模式。李晓丹表示:“传统行业也需要互联网,扶贫只是帮着卖不行,最重要的是打造互联网思维。”2016年李晓丹的团队在湖南桂东县的3个村开展农业精准扶贫,农产品销售额达到4200万,成为经典案例。
评选会上,湖南侨联海归协会和长沙中电软件园签约共同打造湖南海归“海智基地”,今后将依据国家相关产业、人才、产业政策,对湖南省侨联海归协会会员企业优先提供综合产业服务和人才服务。
此次评选活动由湖南省侨联指导,湖南省侨联海归协会主办,长沙市科学技术协会、长沙高新区团工委、长沙中电软件园承办。
湖南省侨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肖仕林表示,2016年以来,省侨联连续三年指导并支持湖南海归协会主办十大杰出青年海归评选,发现了很多优秀青年海归人才,他们发挥资金、技术、智力等资源,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促进湖南“创新引领 开放崛起”战略献计献策、添砖加瓦,让社会看到了海归群体正能量。(通讯员 佘佳莉)
相关阅读
2023-12-22 12:12:05
2023-10-12 18:59:22
2023-08-26 23:31:39
2023-08-19 20:09:13
2023-08-18 17:22:20
2023-02-15 18: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