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事眼中,她亲切和蔼,责任感强;在实习生眼中,她学识渊博,工作细致,诲人不倦;在病人眼里,她救死扶伤,回春有术,爱心无限……她,就是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婧莲。
在医疗战线奋战十几年,李婧莲累计救治患者达8000余人,她把青春和热情奉献给了医疗事业,把希望和欢笑带给了她的病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仁心,守护着百姓的健康。
坚毅好学,刻苦钻研业务
李婧莲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从小便立志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大学毕业后,她毅然放弃到北京大医院就业的机会,回到燕郊,投身家乡医疗事业。
2005年,李婧莲初到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工作,就主动选择了高精尖、高风险和高强度的神经外科。凭借着坚毅的品格、好学上进的精神和患者至上的责任心,她快速成长,33岁就被医院破格提拔为最年轻的科主任,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神经外科女主任。
十几年来,李婧莲累计救治患者达8000余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无数个假期,她放弃陪伴家人的时间,凭借女性特有的韧性和细腻,持之以恒,带头攻关,于2014年成立廊坊地区最早的“神经血管介入诊疗中心”,开展脑卒中绿色通道,救治急性脑卒中病人达300余例,大大降低了本地急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让更多患者无残回归家庭、服务社会。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主任,李婧莲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工作的执着,对业务的钻研。她对自己始终严格要求,不断加强医德修养,多次到北京大医院参观学习,在《中国家庭报》《廊坊日报》发表文章介绍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神经外科的飞速发展,神经外科手术已进入一个显微、微创时代。为了尽快走上前列,她带领燕郊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与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陆军总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建立起长期技术协作关系,加强学习交流。同时,她博览医书,苦练操作,虚心求教,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并不断地应用于临床,努力达到使病人创伤最小、恢复最快、疗效最好的结果。她还积极建立了国内领先的“植物人视听唤醒实验室”,与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成立“植物人促醒治疗基地”。神经外科血管介入诊疗是三河市最早开展全脑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单位,技术力量雄厚、技术精湛、设备先进,开展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肿瘤术前血管内栓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植入治疗等疗效显著,成功率98%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许多病人慕名而来。
如今,燕郊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已经成为京东一带医疗名科,这离不开李婧莲的不懈努力。
勇于探索,创造生命奇迹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李婧莲一直致力于打造二级医院特色神经外科。为此,她不断勇于探索。
2015年9月20日,李婧莲在参加浙江桐乡乌镇召开的“第六届亚太神经科学联合会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时,与陆军总医院昏迷促醒中心建立联系,并迅速合作促成“植物人促醒项目”,成功落户燕郊人民医院。同时,她与“人文唤醒植物人项目”发起人吴超合作建成了燕郊人民医院“视听促醒室”,利用艺术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刺激激活脑细胞,唤醒人的意识,不仅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而且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2016年9月29日13时30分,伴随着救护车急促的警报声,满脸是血、浑身是伤、不省人事的王女士被送进燕郊人民医院。工友介绍,她不慎由2米多高的楼梯上摔下致伤。经初步检查,患者不睁眼,不发声,肢体不动;双侧瞳孔都已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右侧外耳道及双侧鼻腔有血性液体流出;呼吸微弱,处于深度昏迷……按医学GCS评价为3分,显示患者已处于濒临死亡的状态,急需立即开颅手术。然而,国家的“颅脑创伤指南”明确此类情况是“不推荐手术”。
一边是“急需”,一边是“不推荐”,这使李婧莲和她的同事陷入艰难的抉择。手术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患者坚持不到手术结束,下不了手术台;二是手术完成但生存几率极低,即使保住生命,也可能长期昏迷成为植物人。
李婧莲与家属沟通,家属强烈要求救治。人命关天,分秒必争,李婧莲决定立即手术。经过三个半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复查,患者双侧瞳孔大小恢复正常;CT检查,血肿清除满意,脑疝缓解。患者顺利熬过了第一关,李婧莲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而,王女士成为了植物人。术后7天,她一直没有自主呼吸,只能靠呼吸机代替,家人已感到无望。但李婧莲和医护人员没有放弃,千方百计精心治疗护理。术后第8天,奇迹发生了。那天早晨查房时,王女士开始有了微弱的自主呼吸——王女士已从死亡线上被抢救过来。但是,她仍处于深度昏迷。背负着家属的殷切期望和重托,李婧莲决定在全力做好术后治疗的同时,尝试早期意识促醒治疗。
10月8日,王女士由ICU搬到更适于促醒和有利神经康复的普通病房。虽然希望渺茫,但李婧莲坚定地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用百分之一百的努力。”
仪器刺激促醒,运用国内最先进的仪器进行正中神经电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等,以恢复意识,促进脑神经连接;声视听综合促醒,在该院2016年5月建成的“视听促醒室”进行治疗,通过合成视频、音乐等刺激促进其意识恢复。促醒治疗周而复始地进行着。
2016年12月25日,昏迷71天后,36岁的王女士苏醒过来,她在家人搀扶下,告别了医生,告别了病友,告别了疾患,高高兴兴地走出医院去拥抱新生。
自2016年开始,李婧莲带领其科室,率先在河北省开展意识障碍病(植物人与微意识)的诊断及康复治疗,并落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视听促醒室用于促醒治疗,辅以经颅磁刺激、正中电刺激及经皮直流电刺激治疗意识障碍病。目前,已收治意识障碍患者30余例,有15名患者成功促醒。
精心施治,全心为患者着想
走进燕郊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病区,会发现这里没有固定的主任办公室,标识牌上写的是“医生办公室兼主任办公室”——李婧莲把科室所有空间都给了医生、护士和患者,那张仅一平方米的办公桌就是她每天工作、学习的地方。
每天,李婧莲奔走于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和视听促醒室,除了早晨查房,下午病人做完治疗后,李婧莲还会去和患者及家属聊聊家常、说说病情,鼓励他们好好恢复,再给患者们忙于工作无法赶到医院的儿女拍个小视频,让家属们心里暖暖的。
葛女士是承德人,女儿女婿在燕郊打工,凭着辛勤工作,刚在燕郊买了个小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一天,葛女士突感头晕不适,女儿女婿带她去医院检查,诊断发现葛女士长了多个脑动脉瘤,最大的一个在基底动脉尖,那是个非常重要的血管,一旦破裂出血将有生命危险。葛女士的女儿、女婿带着片子找到李婧莲,李婧莲建议她尽快住院检查,需要做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进一步明确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及大小等,同时可以根据脑血管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随后,患者家属带着葛女士辗转去了北京多家三甲医院就诊,最后在北京天坛医院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基底动脉末端动脉瘤、左侧颈内动脉末端动脉瘤、右侧后交通段动脉瘤。考虑到患者脑内多个动脉瘤,如果一次治愈,那么介入手术使用弹簧圈填塞为首选治疗方法,但医生告知其手术费用会高达30余万元,对于那个小家庭而言是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的。
家属东拼西凑只能筹到15万元,他们带着患者再次找到李婧莲咨询。李婧莲将病人检查结果与该院特聘脑血管病介入专家交流后,认为可以行介入治疗患者颅内动脉瘤。四处求医无望的患者和家属看到了希望,很快办理了住院手续。
启动绿色通道,简化术前流程,精简费用,各项术前检查陆续反馈到住院医生手中,为了给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李婧莲组织神经外科、介入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进行了慎重的病情讨论。大家详细讨论了术前、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都制定出详细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案。后来,经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肖福顺教授为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再次造影,发现患者基底动脉末端动脉瘤不是1个,而是2个,并且形状不规则,这不仅增加了手术难度,还增加了手术费用;左侧颈内动脉末端动脉瘤为微小动脉瘤,这再次提高了手术难度。经反复调整角度看清动脉瘤与血管的关系,成功栓塞此处2个动脉瘤,调整导管后再次栓塞其余动脉瘤,手术顺利完成。术后3小时,患者麻醉清醒,无任何神经功能损失,一天后拆除穿刺点绷带可下地活动,无并发症出现。术后一周,病人顺利出院,总治疗费用18万元,病人和家属都对李婧莲充满感激。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李婧莲总是以满腔的热忱全心全意为患者解决困难,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充分信任。
回馈社会,践行医者大德
所谓“医者父母心”,怀着为人父母般的胸怀,李婧莲不仅全心全意治病救人,而且乐于奉献,工作12年来,她累计无偿援助困难患者58人,其中12人为不能自理患者,无偿义诊达到500余次。
2016年,作为三河市政协委员,李婧莲随三河市政协对孤寡老人及孤儿进行捐助慰问时,在三河市福利院见到一名年仅15岁的脑瘫孤儿李彦静,因为身体原因,孩子多年来一直只能在床上生活。看到孩子生活得这样辛苦,李婧莲决定对其进行医学救助。在民政部门和医院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她把李彦静接入医院进行系统检查、评估、治疗。经过两个月的呵护和治疗,李彦静现在可以独自坐轮椅活动,并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前,李婧莲仍在努力依托站立床训练孩子站立,期望孩子有一天可以下地行走。
李婧莲不仅专注于本科室工作,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还不断把先进经验无私分享给有需要的医院。她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并被聘请为廊坊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脑血管介入委员会青年委员,与北京、天津的同行们一起推动神经外科专业的发展,带领其科室成为京津冀神经损伤联盟盟员单位,并帮助革命老区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医院筹建意识障碍促醒基地。多少个日夜无休,她为她热衷的神经外科事业劳碌奔波。
李婧莲还多次为医疗卫生工作建言献策。在三河市第六届政治协商会议提案中,李婧莲提到的“关注脑瘫患儿制度化保障问题”得到立案,三河市委、市政府就此指导民政部门成立了专门的基金救助组织。
李婧莲无私的敬业精神和无畏的奉献精神,受到社会群众广泛关注,并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2016年,李婧莲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三河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党代表。
李婧莲坚信,“人活着,就要拼搏,就要干一番事业。”她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好地解除患者病痛而不懈努力,她以精湛的技术和高度负责的精神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与敬重。2015年,李婧莲领导的燕郊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被廊坊市人民政府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廊坊市十大模范班组”荣誉称号。2017年,李靖莲当选为三河市第六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董明超 通讯员 王春良 李雅楠 任雨薇)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