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崇义村第一书记李惟罡
崇义村地处桃花源风景名胜区南部,面积8.07平方公里,全村18个村民小组,人口203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贫困人口264人。全村基本以外出务工为家庭经济收入来源,缺少村集体收入,经济结构单一,没有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农村合作社引领示范作用有限,缺少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大部分贫困户文化水平低,受教育程度低,信息渠道狭隘,缺乏技术技能,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脱贫意识低,思想观念滞后,整体素质不高。
肩负重托 任重道远
2017年初,在区政府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会议上,李惟罡被组织任命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崇义村第一书记。接到组织任命后,桃花源国土分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了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并抽调三名骨干一同下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深入调研 制定发展规划
为了尽快掌握村情、民情,李惟罡与工作队员坚持工作日吃住在村,通过入户走访对崇义村85户贫困户进行了调查摸底,然后迅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详细了解了崇义村贫困户基本情况、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村集体收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 李惟罡和工作队认识到要实现8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的任务目标,主要是解决好村内贫困群众增收难、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提质改造、环境卫生整治、安全饮水入户、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小额扶贫贷款金融服务、培训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特色产业等工作,经过反复讨论并结合了解到的情况,制定了分步骤、分类别实施的扶贫工作规划,明确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驱动村域发展目标,充分借用崇义村离桃花源核心景区不到五公里的地缘优势和自然条件,联动村民发展种、养殖产业。
转移就业 实施产业扶贫
崇义村是典型的劳动力输出村,还有部分年龄偏大村民固劳动技能、就业观念滞后,留守在家。李惟罡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联系保利物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和山水演绎公司为他们牵线搭桥解决就业问题。各企业积极配合本着以精准対岗,合理安排的原则,帮助一批贫困户实现再就业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只有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搞活村集体经济,才能长期有效实现老百姓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万事开头难,尤其是产业发展难上难,只有找对带头人,做好榜样让老百姓看到效益得到实惠,老百姓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才会高涨,搞不好老百姓会看笑话,失去信心。李惟罡深知这一点,他找到村支两委了解情况后,在村支书推荐下注册成立了满堂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合作社共投入20多万元,建立了80亩枳壳种植基地,30亩黄栀子种植基地,并带动20户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生产和经营。
内引外联 争取项目支撑
农村基础设施,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户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来源,群众经济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面对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要想在短时间内得以改善并非易事。作为国土分局副局长的他积极争取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支持。2014年为崇义村引进省投新增项目,项目投资100万元,2015年10月竣工;2017年争取两个省投项目,预计2018年下半年动工。
通过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崇义村农业基础设施差的问题,有效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村民群众得到了“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增加了村民收入,促进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狠抓政策落实 增强精准扶贫职责
李惟罡坚持把落实政策扶贫作为基础,通过他的走访联系,2017年崇义村43人享受了教育助学,其中学前教育11人小学阶段教育19人,初中阶段教育4人,高中阶段教育4人,高职和大学教育5人;享受了基本医疗救助22人,享受大病救助5人。针对贫困户生产发展需求,组织了27人次进行了技能培训,有些思维固化的农民兄弟甚至是队员们多次上门,做通思想工作才“请”去学技能本领。社会保障方面,2017年有15户享受了低保救助,对6户13人不能依靠自身努力脱贫的贫困人员进行兜底保障,为了提高贫困户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2017年实施危房改造13户。异地搬迁2户。
崇义村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不容忽视,精准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实现脱贫致富是根本要务,李惟罡和他的驻村队员们,下一步将把提高贫困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把争取上级支持和部门协作作为重要保障,紧密结合村情实际,继续摸索创新具有特色的扶贫新模式,为打赢崇义扶贫攻坚战,实现精准扶贫目标任务,继续努力奋斗前行。(通讯员 邬志亚)
相关阅读
2024-01-08 18:14:06
2023-10-31 16:59:50
2023-10-09 17:30:36
2023-09-03 12:35:28
2023-08-22 15:51:58
2023-07-12 1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