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过很高的峰,走过很远的路,挨过最冷的冬天,也曾面临最艰难的抉择,九个春秋,他的九层高台拔地而起,在教育的理想国中,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小心驰骋。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带着一帮志同道合的老师,从衡水到张家口再到廊坊,三次走出,须臾沉浮。他将之形容为教育的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2009年,应该是自建国以来最寒冷的冬天,也是民办教育的低谷期,国家在教育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民办教育形势十分严峻,河北多所民办学校纷纷倒闭。这时,张太庄却逆流而上,大步向前。
来廊坊建校之初,百废待兴,他不想让老师们为生活而奔波,提出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工作生活模式。连同老师们的家属,不分男女老少,有一个算一个,开一样的工资,吃一样的大锅饭,炖菜都是炖菜,白粥都是白粥。谁家有了困难,一起承担。张董事长说:人有群胆,集体最有担当、最有智慧、最有力量!
回忆当时租下来的学校场地,可以说是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当时老师们的景象是:拿起粉笔教学,放下粉笔锄草。他见过齐腰深的野草,追过钻进草丛的刺猬和蛇,黄鼬和獾也曾出没。和现在干净整洁的校园是天壤之别。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开始办校的第一年,错过了招生的时机,只能招收补习生了。对于突然冒出来的民办学校,更多人持的是怀疑态度。一位杨姓家长带着孩子来看学校,只见招生处门可罗雀。家长很担忧地问:如果你们招的学生太少了,学校还开班吗?张董事长当场郑重回答:就算只招到你家一个孩子,我们也会配齐老师,配齐设备!殊不知信任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董事长的话深深感动了家长,让他看到这个人的担当,这个学校的担当。之后,他更是积极介绍生源,最终招了2个理科班,1个文科班,共52人。
那年的冬天奇冷无比,房东提议:别供暖了,单取暖就需要二三十万,只有52个学生,所有的学费加起来不过十几万。张董事长拒绝了,给每个教室安上空调,宿舍配备小太阳,同学们过了个暖冬。他们不知道校长办公室什么取暖设备都没有,盆里的水都结了冰。他们不知道这年学校亏损150万!如果要说张董事长办公室有多冷,当时的市教育局局长最有体会。一次,他带人去十五中调研,到了办公室,张董事长热情地说,“坐下,坐下……”大家只是点头应和却没有人入座,整齐地跺着脚,搓着手,哈着气,水泥地面仿佛就像一块千年的寒冰,一行人站着就办了公。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经过全体师生一年的努力,最终不负众望,本科上线51人,上线率达到了98%,其中一类本科考上了22人。
这条小鱼在乎
他所追求的是师生之间纯粹的关系,对有偿家教嗤之以鼻。他说:老师拿了家长的钱,学生就会认为老师给他讲课是理所应当的,这种沾染了金钱色彩的师生关系,是达不到教育本真的效果的。推脱不掉需要补习功课的,老师不收家长一分钱,学校给予一些补助。十五中是全市少有的一所老师不坐班的学校,老师只要做到“三不耽误”:上课不耽误、自习不耽误、教研活动和开会不耽误,其他的时间自主掌握。但是老师们仍和学生同吃同住,把学校的事当作家事,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高中正值孩子们的青春期,涉世未深,心思单纯,也最敏感,对贫富差距有了一定认识,无法选择的出身,无法改变的现状,他们惧怕的不是贫穷,而是被发现贫穷后周围不一样的眼光,无论同情和鄙夷。作为一种社会客观存在,学校无法逆转,但是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让那条搁浅的小鱼回到大海。
张董事长讲了两个故事。几年前,一个学生总是班里最后一个去吃饭,老师就留意观察他,发现他每顿只买两个馒头。于是这个老师就到财务室,每个月偷偷给他饭卡充100元当加菜钱。后来,这个学生知道了有人偷偷给他充钱。董事长说,老师不能直接给他钱,那样学生会理解为施舍,感觉自卑。老师一直守护着这个秘密,伴着他三年成长,高考过后,他成功考上了西南的一所重点大学。
还有一个孤儿,魏老师是他的班主任,了解情况后,魏老师每个月给他500元生活费,魏老师当时虽刚参加工作四五年,挣的不多,却一个月也没落下。后来文理分班,这个学生不在魏老师班了,魏老师还一直资助到高考结束。张董事长说:“我们的老师真正做到了与爱同行,与爱同在。”
“还有赵宝钧校长,每年自己拿钱给学生发红包,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同学。学生生病的时候,老师会带着打针取药,垫付医药费,送病号饭,煮个饺子下份面条,再卧个荷包蛋,这都是太经常的事情了!”张董事长说。
理想国
他有着一套自己的教育观,认为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在体验中历练、磨练、锤炼。百里远足活动已举行过八届,他身先士卒,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像一面旗帜,坚定不移。他推崇变学为悟、变学为思、变学为练,变教为导、变教为诱。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打造生活的课堂、艺术的课堂、自主的课堂。在德育上他更相信近朱者赤,学生是一张白纸,这就是他的底色,以岁月为砚,环境作笔,泼墨他的道德画卷。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从家长做起,从学校做起,从董事长做起,从每一个教职工做起。
在他心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无限的潜力。这个年纪的他们,除了皮一点,其他没毛病。他讲了一个小故事:逮住一个犯错误的小男生,学校讲究民主,对于教育学生来说同样适用,四个选择,任君挑选,学生选了背中学生守则。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学生在短时间内将几十条倒背如流。张董问:这么快就背下来了,你那外语怎么就背不过呢?学生挠挠头回答:没人要求让在这么短时间背过。张董也是哭笑不得,真是个熊孩子。他们有无限的潜力等着老师去激发,在这场斗智斗勇中,十五中的老师们乐得享受。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