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1日讯(通讯员 任雨薇)近日,廊坊市女作家孙晓燕创作的小说集《榕树花开》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收录短篇小说80篇,故事中,有在情感、婚姻中迷失的男女,有被贪婪、仇恨吞噬的生命,有官场沉浮、人间冷暖……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为现代人的心理症候“把脉”,对现实生活中各类题材进行深入挖掘,以独特的艺术感觉剖析困惑、温暖人心。
孙晓燕现为廊坊市工商局机关干部,她自2003年开始发表作品,在《小说选刊》等刊物发表作品百余篇,多篇收入年选,并多次获奖;系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河北作协会员。近日,笔者与她联系,请她讲述自己的文学创作和其中的人文情怀。
“读书写作是我人生的‘欢喜田’”
孙晓燕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1960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北廊坊。在这样的家庭出生、成长,她从小就爱上了读书写作。
“我妈妈是当年分配到廊坊市安次县的第一批女大学生,我写过一篇《县城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就是写妈妈的,还得了一个散文奖。”孙晓燕说,她小时候,能阅读的书很少。记忆里第一本书是《木偶奇遇记》,书页已发黄,还有几页残缺不全。但那本书她反复看了许多遍,记忆深刻。后来,父母给她买“小人书”,家中书柜基本囊括了新华书店所有的“小人书”。上小学以后,妈妈给她买《儿童文学》《少年文艺》……
“我喜欢那种纸张印刷的味道。因为那时可看的书特别少,所以看书时都舍不得往后翻,生怕翻到最后一页,书就看完了。”孙晓燕说,记得小学时,她写了一首诗,同学夸奖了一句“诗人”,她高兴极了。可读初中以后,学习压力大了,父母不再支持她看课外书了,但她依然对文字工作充满向往。
毕业以后参加工作,然后结婚有了孩子。白天忙工作,下班以后带孩子,期间十几年基本很少阅读,孙晓燕对此有些遗憾。直到2003年,当时她家住在廊坊市郊的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晚上就去图书馆看书。看多了就有了写作的冲动,她写了一篇散文,很顺利地发表了。从那以后,便断断续续写散文随笔,2011年又开始写小说。
“我写作目的性不强,比较随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孙晓燕说,近几年,她还为一些刊物义务做特约编辑。
“读书写作是我人生的‘欢喜田’。下班了,到我的田里种种花、种种果,自己回头看看,心里很满足。”她说,她的写作只是想把心里的故事和对普通生活中的感悟转化成文字,表达出来。
榕树花开,愿为人间添暖色
《榕树花开》的出版,得益于一个契机。孙晓燕说,2016年,她看到出版社有个免费出书的消息,自己正好符合要求,就投了稿,没想到不久就接到了审核通过的通知。
书名《榕树花开》来自书中一篇的篇名,本来她想用的书名是《心脏的秘密》。孙晓燕介绍,《榕树花开》收录的是她近年的一部分作品,共80篇,其中有两个系列:一个是健身房系列,她从2007年办了健身卡,每天去健身房练瑜伽,这个系列几篇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有原型;另一个系列是“周末开往北京的火车”,是前几年她儿子在外地念书,每周末坐火车去看孩子时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也都有真实原型。
读孙晓燕的《榕树花开》,会发现有些篇章很有时代感,对现代人的心理症候关注颇深,有几个篇章则有些《聊斋》遗风,意蕴古朴,光怪陆离。
孙晓燕说,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在都市奔波的人们患上各种各样的“都市病”。她认为,写作者应该创作出呼唤心灵的作品。她说:“巴金在他的短篇小说《憩园》里说,‘给人间添一点温暖,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个人欢笑。’这就是作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孙晓燕介绍,《聊斋志异》作为传统文化经典,影响了不少作家的创作,孙犁《荷花淀》中诗情画意的描写,贾平凹《满月儿》中女性的塑造,莫言也多次提到自己深受《聊斋志异》影响。他曾明确向记者表示,自己那些被称作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是来自《聊斋志异》。
孙晓燕的创作也受到了《聊斋志异》一些影响。“我姥姥是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她讲的一些故事就像《聊斋志异》一样生动。可惜我很小的时候,她就去世了。我妈妈把她记住的故事讲给我听,我就写成了小说。”孙晓燕说,“写之前,我又看了一遍《聊斋志异》,也算是重读经典,致敬经典。”
《榕树花开》的故事中,涉及到的不乏人类的迷失、虚荣、贪婪、仇恨等,但她处理得相当温柔含蓄,不见讥讽,更多是一种带有悲悯的包容,让人读过之后心生一种足以化解阴郁情绪的温暖力量。之所以形成这样的风格,孙晓燕说,她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情怀的作者。“持一份天真、悲悯之心,写出宽恕和温暖的作品,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打动读者。”
读书令人容光焕发
《榕树花开》出版时,被列入江西高校出版社的“全民微阅读系列”。孙晓燕认为,在这个获取信息如此便利的时代,阅读应该成为生活中的一个习惯。“把阅读回归平常,让阅读成为我们随时能想到并能做到的事,犹如吃饭睡觉一样。”
孙晓燕说,她认为读书要先有精神上的愉悦,而后才有知识与成长的自然跟随。读书可以滋养自己,让心灵辽阔,让我们有幸福感和安全感。“我认识一个朋友,她是一个普通工人。离婚十多年,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环境也不算好,但她每天都看书,阅读非常广泛。我很佩服她。”她说,“读书对于女人就像睡眠,睡眠好的女人容光焕发;睡眠不好的女人,眼圈乌青。我最佩服她的地方在于,我看书是为了写作,是有目的的;而她看书就是为了放松,为了心情宁静。我感觉她是一个幸福的人。”
孙晓燕不很赞同碎片化阅读,因为散漫无目的,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但微阅读是不错的选择,文章体量相对较小,如短篇小说、精短散文等,但这样的阅读有一定针对性和目的性,完整严肃,读后能让人有所思、有所获。
孙晓燕表示,在鲁迅文学院学习后,她的创作风格有了改变,计划两年后再出一本短篇小说集。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