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2日讯(刘振山 )刘兴国,廊坊市永清县曹家务乡大芦村人,八年种红薯,稳步发展,逐渐扩大规模,种出一条致富路。去年,他种植50亩红薯,年收入达18万多。更令你想不到的是,业余时间,他竟然还创作了农曲三首。
参加全国脱毒红薯产业交流会
每天早上七点,刘兴国夫妻俩装好车,从廊坊北尖塔租住房子出发,车载一箱箱丰收果,奔赴廊坊开始了一天卖红薯的工作。
经了解,刘兴国有两个摊位,一个在八大街农贸市场,一个在北昌农贸市场,他种植红薯大都批发给各地薯商,剩余部分自产自销。八年前,他们由原来的五亩,十亩、二十亩逐年递增,2017年种植50亩,有八、九个品种,年收入达18万元。 今年计划扩大种植面积至70亩。
他还连续三届参加全国脱毒红薯产业交流会,介绍自己种植和病毒防治以及大田管理经验。现在种植红薯讲究科学,如:SPD是一种双向病毒,薯秧一旦感染这种病毒会造成绝产;天气干旱时不宜浇水过大,水大红薯易裂口,影响品相;他承诺种健康红薯,让人们放心食用。坚决抵制用膨大素,坚决反对使用农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保证了人们吃的是无公害红薯。
刨红薯和储藏环节也很重要,一般情况是上午刨,下午晒,晒干再储藏。储藏时品种不一样,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在八大街农贸市场,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一会儿功夫,一箱红薯销售一空。
一位自带购物袋的大姐,要买十几斤红薯,刘兴国说,每斤给您优惠5毛,旁人不解,他说我这是对大姐爱的褒奖,善的鼓励,希望大姐长期坚持用布兜,少用一个塑料袋,多一位保护环境的人。
刘兴国以种地为乐,对歌唱也较为热爱。他喜欢自由快乐的田园生活,在种好红薯的基础上,他创作了农曲三首,每天哼唱来到田间地头,自得其乐。见到刘兴国时,他一脸欢喜,不时唱着自己创作的农曲一,没有农民的疲惫,多了一份做农民的快乐。
他说:我喜欢采撷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我有新农民的追求,晴耕雨读。灵感来了,随时随地就能创作一首歌,过去创作几十首,没有保存好,目前仅剩农曲三首。谈到创作,他滔滔不绝。他把歌曲分为五类:一类称绝品,传承几代人,依然有生命力,以后没人再创作出来,像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二类称精品,多少年才出一首好歌,可遇而不可求;三类称雅品,小范围欣赏,个人爱好…… 一位农民不像过去疲于奔命、养家糊口,他说自己不做物质富翁,精神乞丐。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