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生活2月2日讯 (吕德君)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幽谷农业经过四年来的科学探索与实践,生产出了优质的生态大米,行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很多吃过这种生态大米的客户还要回过头来再行订购。
河北承德隆化幽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的张利富,于2015年5月创立的。公司位于京津冀一体化生态农业规划区域--承德市隆化县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滦河流域的湾沟门乡沙金堆村,这里有源源不断的滦河优质水源,有燕山脚下的富饶土壤,有塞外洁净清新的空气,发展生态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被誉为幽静的山川河谷里孕育的原生态农业基地。
总经理张利富既有机关工作经验,又有丰富的农业发展常识。他觉得这里地处北京和天津的北部,是京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生态屏障。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承德被重点定位生态建设,突出生态功能区、文化旅游休闲的特色,保障京津水源地功能,成为冀北生态涵养区。为此,他带领幽谷人从恢复生态入手,利用了四年时间探索生态水稻的农业技术,以化肥农药零使用为底线,以恢复生态为己任,以现代科技为依托,以循环农业为生产方式,以高端客户为纽带,以一线城市为市场目标,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和流程。
——幽谷生态农业的肥料接地气,选择了农家肥。隆化、围场、丰宁和多伦这四个县的相邻山区,主要的农业劳作方式是种植玉米和养牲畜,每年都储备了大量的生物粪肥,由于没有科学有效的利用,造成了大面积的环境污染,严重阻碍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这些粪肥正是生态农业不可多得的优质肥料,正是幽谷农业基地所需要的。经过四年的实验按每亩生态水稻需要3吨计算,仅2017年的600亩基地年处理粪肥1800吨 。回归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施肥模式,也可以视为生态理念的回归,幽谷农业的核心技术就是解决了种植生态水稻利用农家肥迅速发酵的关键技术。
——幽谷生态农业的技术是新科技,试验了黑地膜。生态农业严禁使用农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探索研究出铺黑地膜插秧技术,经过试验后,物理除草效果明显,同时提高了积温,而且解决粪便进入土壤后的发酵问题。他们目前种植的五优一和稻花香,单季稻生长期达到了150天,使大米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幽谷生态农业的育秧是新尝试,探索出炒土育秧。据了解,目前世界范围内育秧大多采用山皮土旱育秧方法,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林业生态。鉴于此,幽谷农业探索出了高温炒土消毒的育秧技术。利用稻池土经过高温消毒进行育秧,解决了育秧土的循环利用问题。
——幽谷生态农业的价值是新产业,紧跟产业扶贫。利用扶贫政策,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生态农业。该公司所处的隆化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工业不发达,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靠外出务工。生态农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安排农村大量劳动力。幽谷农业在2017年安排130余人就业,覆盖了周围5个乡镇11个行政村,年租用农民土地资金46万余元 ,用工薪酬40余万元,带动了86户210余人贫困人口实现产业脱贫,还有5个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年增加收入1200元。
——幽谷生态农业的出路是销售新渠道,主要是线上和线下。利用电商平台,线下代理,发展生态农业。农业的生产不是单一的种植过程,解决销售渠道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年的试销售,区域已达25个省市区,主要是北京、广州等一二线地区。产品的回头购买率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在承德市尚属首例,证明了大米的品质得到了客户的肯定。根据市场的需要,他们已经打造了线上和线下两个销售渠道,线下主要针对北京地区的高端客户群,目前与中国老龄委已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在276个居家养老中心做市场推广,年可销售大米60万斤,已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幽谷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可持续,政府高校企业对接。目前,该公司利用冀商回乡创业,省校合作的有利时机,与天津科技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在生态农业技术上加大探索力度,政府参与和引导,高校发挥科研人才优势,企业做好实验和推广,使生态农业真正发挥出产业优势,形成以生态水稻为龙头,农副产品为纽带的大的产业链。
发展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要有自己的思想。张利富总经理认为,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的需要,加之社会生态理念的回归,生态农业逐步迈向品质农业。高端客户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不单单关注于是否有化肥农药及污染的自然属性,还涉及到生态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包装、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因此,结合这些因素他还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品质农业的发展。
在谈到幽谷农业的未来发展时,张利富总经理告诉我们,幽谷生态农业已探索出一整套炒土育秧、沼液施肥、地膜种植为核心的生态种植技术和经验,再加上科学管理模式以及良性的市场销售方式,使产业的发展更具活力。根据产业的规划,未来3-5年内将向市场提供以大米为主、杂粮为辅的20余种生态原粮,产业规模发展到4000亩,年安排剩余劳动力300余人,覆盖周围五个乡镇30余个行政村。同时,有效处理100余个年出栏100头牛规模养殖户的粪肥,使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循环农业模式得到巩固和推广。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