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23日讯(通讯员 赵云)全民晒账单,通过支付宝最近公布的全民账单,各种社交平台里大家纷纷开始晒今年自己花了多少钱。支付宝这份账单包含网购总支出、购物兴趣集中点和占比、对于线上生活缴费、游戏充值也有明确的介绍。部分网友感慨,在手机游戏上花的钱都能买一部中等价位的手机了,这还不算部分手游app恶意吸费的支出。
近日,笔者在廊坊市区街头走访,针对:您在手机游戏的花费和吸费手游APP进行问卷调查。
手游消费一次不多 全年花费巨大
回顾2017年,多款手游爆红网络,其中不少游戏发烧友热衷追求游戏中特殊道具、相关功能,对于手游的投入不断增加。而部分手游运营方也看准了玩家这一心态,各种充值VIP活动层出不穷。
秦宇是廊坊市区一家地产公司的销售人员,平时由于使用手机和客户沟通比较多,单位配发了一台全新的智能手机用于工作,而淘汰的手机则被他用于专门玩游戏。随着《王者荣耀》游戏的一夜蹿红,秦宇每天都会拿出三四个小时用于玩《王者荣耀》。
通过把人民币充值到游戏中获得相应的游戏货币,在通过游戏货币购买相应的英雄功能或者对应的额特效或者皮肤。这样玩家就能得到更好的游戏体验并顺便操作游戏。
“差不多二十多天充一次钱吧,有活动的时候也会充钱,每次也是几十元壹佰元不等。粗略算下来,一年花费了将近两千元,我专门玩游戏的华为手机都能再买一个了。”秦宇说。
而除了在游戏中不断提升等级和解锁了更多的游戏特效,秦宇并没有觉得花费两千元对自己实际生活感觉有任何提升。“不能算白花了,但是年终一算确实有些心疼,按照这种充值进度,三四年的花费就有可能到一万元,这就算大钱了。”秦宇说。
1月10日傍晚六点,在市区6路公交车上,几名从韩一纺织车站上车的中学生一上车便掏出手机进行游戏,三四个人一遍玩一遍讨论这游戏的情节和技巧。
“有个新皮肤活动上线了,现在15块钱就能买,你们快买吧,恢复原价就低30多元呢!”一名学生想他的“玩伴”提醒。
“明天后天不吃早饭了,这钱就有了,后天就买。”另一个学生附和着。
从这些学生上车到下车,关于在校的学习生活的话题没有讨论,关于作业的相关问题没有讨论,二十多分钟的时间都在讨论如何在手游中充钱更合算。
在办公室负责撰写文案的吴女士也对于“手游”情有独钟,相对野蛮打斗的游戏,她更喜欢“消消乐”一类益智提高反应能力的手游,虽然吴女士每天也都在玩手游,但是一年下来,她的花费寥寥无几,想了半天,吴女士才想到一年来,自己没有对这些益智手游充钱。
通过调查发现,狂热爱好手游的市民每年都会充值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以上,游戏时间也在每天三四个小时左右;玩手游的另一种“主力”学生也在充值手游上不甘落后,部分学生也充值了四五百元,每天玩1到2个小时;而一小部分市民玩手游不进行充值,对于手游游戏的态度也是有时间则玩,没时间则不玩。
恶意吸费手游app 您无形中花了多少钱
2017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电信服务质量通告》,通过联合应用商店、安全检测厂商,共有的2494款存在问题的手机app的进行了下架处理。
数据显示,在工信部公布的违规App总量中,恶意吸费的应用软件占比达到8%.在因恶意吸费而被曝光的35款违规App中,基本上是游戏软件。一款名为“开心美女打麻将”的App在2017年下半年多次上榜,分别在安卓应用市场、华为应用商店检测出该游戏相关版本的吸费问题。
而在市民生活中,被恶意手游app吸费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家住市区永兴小区的阚鸿升先生就今年就受到了吸费手游的干扰,去年6月中旬,阚鸿升通过浏览网页发现了一款真人模拟恋爱游戏,名叫“撒娇女人最命好”,该游戏通过各种处理的场景和选择页面达到游戏男女主人公最终结婚的结局。阚先生从接触这款游戏就沉迷于净值的剧情中不能自拔。至于手机收到的几个短信也没有仔细看清楚。
下载游戏第三天后,阚先生发现自己手机欠费已经有100余元,而自己刚交过花费才不到一周,他着急地使用中国移动网上营业厅查询了自己的账单明细,发现账单上自己突然订阅了很多动漫、音视频和手机报的服务。
“我第一反应是自己肯定没订阅这些东西,但是翻看手机才发现,这些订阅成功的短信已经发到我手机上了,我自己由于沉迷游戏剧情没能及时发现。”阚鸿升说。
而阚鸿升发现订阅这些服务的时间则是自己玩游戏的那段时间,补交话费后,他向中国移动河北省分公司致电咨询,提出订阅这些服务是在自己无意识、非主观情况下订阅,希望能得到退款,最终经过协商,中国移动将阚先生非主观订阅的服务款退回手机账户。
什么原因然规章及的手机无端订阅这些服务呢?阚鸿升一头雾水,而自己除了玩游戏没有进行其他操作。再次打开游戏后,他一边玩一遍注意收取短信,不久之后,他发现只要点击游戏的某个按钮,订阅短信机会发送到手机上。注意到此中问题后,阚鸿升立刻把游戏卸载了。
廊坊灵动科技公司经理段晓倩介绍,阚先生现在游戏后,手机被恶意操控,只要阚先生点击按钮,就有人远程发送订阅服务的指令,将你手机里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这种软件就是恶意吸费软件。
是什么让我们愿意在手游上的花费这么多时间和金钱?
市区“萍水”心理辅导中心的心理健康老师张霞介绍,手游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心理依赖的上瘾表现。
“手机游戏是虚拟的,通过虚拟的场景、虚拟的方式让玩家在游戏中体会到了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的快感。这样就形成了心理依赖,而为了在游戏中更好的实现虚拟的快感,那么很多人就选择充值人民币来获取更好的游戏体验,这就是上瘾。”张霞说。
张霞谈到,手游中充值只是一种个体行为,但是若干个体行为会形成群体效应,甚至成为社交中的一部分,大家都玩这个游戏充值了特殊的效果,你不玩、不充值,就会让别人看不起也是一种充值玩游戏的心态。
恶意吸费的手游,是市民个人疏于防范导致的结果,段晓倩介绍,国内知名的第三方应用商店和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包括应用宝、华为应用商店、百度手机助手,在开发者将App上传到这些应用商店后都会自动进行病毒、安全性等扫描分析,发现问题应用就会曝光,无法上线。
然而,一些应用商店的审核管理并不严格,部分缺乏安全检测能力和运营技术支持的应用商店甚至不做检测,就直接上架问题App供用户下载。
如果市民安装这些恶意吸费app,手机助手都会提醒市民:非官方检测渠道,请检查是或否安全后进行安装。
“现在手机移动终端app已形成产业链。”段晓倩说,“某种手游爆红后,拥有了大量玩家与流量,通过升级应用的版本加入插件,在用户访问App的时候弹出广告,让用户点击直接跳转到下载页面。进而达到吸费功能。”
理性对待手机游戏 充值要谨慎
张霞谈到,手机游戏属于虚拟环境,对待手游一定要理性。
“不能被手游绑架,一个游戏你打出了多高的成绩在显示的工作生活中您你有什么影响呢?在手游上花的钱只能提升你在虚拟环境的体验,对现实生活没有任何作用。”张霞说。
张霞建议,如果市民每天都玩手游很长时间并且花费了不少钱,可以试着远离手机一段时间。和同学、朋友远行一次,做个旅游放松,让自己的兴趣发生转移。
“用锻炼身体,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通过安手游,写点游戏心得和快乐分享的体会,在写作过程中明白自己的只是和语言储备能力不足,从而减少在手游上的时间。”张霞说。
“如果手游的二维码在浏览网页时出现,您想扫码安装游戏一定要谨慎对待,没有明确来源的二维码不要扫。”段晓倩说,“从市民角度看,大家应避免在小型电子市场下载app,也不要通过不明网址直接安装,应该选择大型安全的电子市场,或者直接到app的官方网站下载,同时安装专业的手机安全软件,帮助识别各类风险应用或恶意软件。”
段晓倩提醒,一种被曝光的恶意吸费手游app也仅仅需要极低的成本便可以“改头换面”,市民一定要谨慎对待。
相关阅读
2019-05-17 10:02:23
2018-08-21 14:45:22
2018-08-17 11:34:50
2018-06-29 15:52:44
2018-04-25 09: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