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若尔盖县紧紧聚焦“第一书记”作用发挥,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多方式加强管理考评,多渠道进行关怀激励,多形式开展督促检查,有效激发“第一书记”干事创业激情,为全县12个贫困村实现脱贫目标按下快进键。
管理考评,确保第一书记“真蹲实驻”。明确派出单位和镇党委对“第一书记”的管理责任,定期、不定期对“第一书记”驻村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听取“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汇报。对“第一书记”实行“服务承诺+激励关怀+考核评定+培养使用”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严格请销假制度,做到工作有人管、生活有人问、安全有保障。推行日常工作台账、月考勤台账、村级述职测评、镇领导测评、县上综合考评等“两台账两测评一考评”考核机制,强化了人员管理。同时,借助新媒体手段,建立“ 第一书记”微信群、QQ群,搭建“第一书记”管理“信息互通、工作互助、困难互帮”的双向互动平台。
激励关怀,确保第一书记“真抓实干”。注重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的提拔使用,切实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为培养锻炼“第一书记”的“炼金炉”。目前全县选派的16名“第一书记”均被确定为州、县“墩苗计划”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年初,按照省委组织部相关要求,为12个贫困村拨付“第一书记”工作经费16万元。全面落实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的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体检、年休假、生活补助等相关政策待遇。派出单位和镇党委为“第一书记”提供工作和生活便利,情感关怀,确保“第一书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督促检查,确保第一书记“真帮实扶”。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和镇党委对“第一书记”的到岗履职、作用发挥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第一书记”工作支持不力的派出单位和党组织以及不负责任、消极应付、完不成任务的“第一书记”,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并及时进行更换调整。截至目前,争取到道路渠道、人饮工程、危房改造、电网改造、文化广场等方面的项目69项,先后帮助744户2447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真正成为了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贴心人和扶贫攻坚的生力军。
相关阅读
2023-09-26 16:28:52
2022-10-06 14:24:51
2019-06-09 18:40:26
2018-12-29 07:30:16
2018-11-07 17:26:45
2018-10-31 16: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