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山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充分发挥土地最大效益、实现农民致富增收”这一重点,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坚持“专合社+土地+农户”的农村土地托管模式,探索建立了“123”土地托管工作机制【即:1个土地托管合作社、2个技术指导站(蚕桑、农技)、3种土地托管模式(全托、半托、承租)】,在土地管理运作模式、农产品质量、农业新技术推广、致富增收渠道等方面提供了坚实保障,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切实增强农业竞争力,有效推动了全镇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一是以“社”管土。以建设“四川省现代产业产业融合示范园”为契机,依托土地托管模式,积极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吸引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先后成立了“祥如蚕桑养殖”“辉凤水果”“三元庙蚕桑养殖”等专业合作社9个,引进“维诚家庭农场”“宏渊嘉源生态农业”、“双骏中药材”、“宏益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家,通过全托、半托、承租3种土地托管模式,托管农民1400余户,托管土地面达积1.6万亩。
二是以“业”增收。坚持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目标,突出三产融合,依托蚕桑等优势产业,在凤凰、三元庙、方广、东乐等8个村,引进业主发展果桑种植园2个,发展农家乐5家,新建蔬菜、中药材、蚕桑等种植基地5个,大力发展小米辣、瓜蒌、半夏、蚕桑、杂柑、小龙虾、稻田养鱼、肉牛养殖等种养业0.8万亩,新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合作社3个,提供就地务工就业岗位1200余个,实现农民人均年增收3800余元。
三是以“技”服务。在土地托管的带动下,全镇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取得了长足发展,积极培育方广、三元庙、凤凰等县级蚕桑养殖重点村4个,依托蚕桑、农技2个技术指导站不定期开展种养技术培训200余次3200余人,有效提高了农民技术水平。2016年以来,我镇年平发放蚕种2600余张,小蚕共育1500余张,产茧量8.3万斤,茧款收入年平220万元,人均增收3200元。同时,先后成功创建市级科普示范村2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30户,实现节水覆盖栽培1.2万亩,配方施肥示范面积1.6万亩,受益群众1.8万人。
相关阅读
2024-03-04 21:15:53
2024-02-22 13:38:44
2024-02-21 15:51:12
2024-02-02 17:44:52
2023-10-24 18:14:17
2023-10-10 10: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