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能人”、用“硬人”,精兵强将下基层。在深入调研、摸清问题的基础上,坚持因村派人、按需选派原则,注重把履职能力、部门特点、行业优势和下派贫困村实际相结合,选派“第一书记”。通过征求个人意见、单位推荐、组织审核的程序,精心从年轻后备干部、部门业务骨干和科级领导干部中选派41名贫困村村第一书记,脱产下挂2年,有针对性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苏木乡镇换届后,及时对驻村“第一书记”进行调整充实,开展集中培训教育,严明驻村工作纪律,建立考勤签到制度,记录驻村工作日志,坚持全脱产驻村工作,要求选派干部每年在贫困村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0天。
抓党建、谋发展,精准扶贫惠民生。结合“富民党建”要求,将“第一书记”全部加入派驻贫困村帮扶工作队,协助建强基层组织,助力脱贫攻坚。特别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第一书记”积极推动7个相对后进基层党支部转化升级,积极配合旗直帮扶单位和联系贫困村处级领导,围绕“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多方协调项目资金1007.7万元,落实各类项目11个,有效推动解决短资金、缺项目、基础薄弱等难题。推进指导工作进行,一对一帮助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增强素质、提升能力、带好班子、建好队伍,帮助任职贫困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决胜脱贫攻坚工作。
常督导、严考核,履职尽责抓落实。制定印发《若尔盖县:脱贫攻坚驻贫困村村帮扶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定期就履职尽责情况、驻点工作实绩和党员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对“第一书记”进行严管实考和综合评价。出台《第一书记约谈提醒办法》和《第一书记召回制度》,加强“第一书记”日常监督管理,明确将约谈和召回结果作为今后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对实绩突出、群众满意、考核优秀的,予以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不力、作风不实、考核不称职的,实行召回制度,三年内不予评先评优、提拔重用。截至目前,先后对工作劲头不足、推动工作成效不明显的2名“第一书记”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派驻干部发挥作用扎实有效。
相关阅读
2024-03-04 21:15:53
2024-02-22 13:38:44
2024-02-21 15:51:12
2024-02-02 17:44:52
2023-10-24 18:14:17
2023-10-10 10: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