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县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深化党的制度改革要求,立足山区贫困县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实际,针对农村党员基数大、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交流时间少,党员整体素质相对较弱等问题,研究出台了《若尔盖县村(社区)党员教育培训制度》,有效强化了农村党员培训的责任、措施和保障,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党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突出四类重点,着力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坚持抓教育抓重点,注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章党规和党风党纪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以及业务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作为村(社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点,始终把增强党性作为第一任务,将理想信念教育和能力建设贯穿始终,着力提升党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水平,在解决好“富口袋”的同时,解决好“富脑袋”的问题。
突出三项措施,着力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坚持以自学为主、集中轮训为辅、上门送学为补充的方式抓实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督促广大农村党员以参加党内组织生活和进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按需开展个人自学。督促县、乡、村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中轮训,每月至少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设施和基层综合服务平台进行一次集中视频教育,逐级压实教育培训的主体责任。充分利用流动党员节假日返乡机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送学活动,确保培训不留死角。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利用农闲组织全乡90余名党员进学校开展集中轮训,有效破解了基层组织培训场所难、师资难、吸引难等问题,保证了培训质量。同时,明确培训的时限要求,并将农村党员培训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考核,切实把以往教育培训的软要求变成一项项具体的硬指标、硬任务,有效解决走过场现象。
突出两个保障,着力解决“谁来教”的问题。坚持把经费和教学资源投入作为落实农村党员培训的两个重要保障。以财政投入为主、留存党费为补充的方式,按每年每人40元的标准保障村(社区)党员教育培训经费,每年固定投入53万余元。注重结合与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的合作共建关系,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巴西会议遗址等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势,建立县、乡两级开放式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200余人,保障村(社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相关阅读
2024-03-04 21:15:53
2024-02-22 13:38:44
2024-02-21 15:51:12
2024-02-02 17:44:52
2023-10-24 18:14:17
2023-10-10 10: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