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愚公移山,今有老翁修路。一个人,一把锄头,一辆三轮车以及一些简易地修路工具,硬是把一条大山里的羊肠小道修成了宽敞的乡村道路,解决了当地附近百姓出行和物资运输难的问题,他就是当地百姓口中的新“愚公”——鼎新镇老当村15组村民胡根文。
老当村15组地处村域边缘,距村道公路处有800米,可就是这短短的800米路,由于地处环境特殊却几十年来未曾修通。不仅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制约经济发展,也给孩子上学、老人出行造成诸多安全隐患。
修通这800米的组道公路是胡根文多年来的梦想,也是全组群众的共同愿望。但要想修通这条短短的800米路绝非易事,土地占用、青苗补偿、资金筹集、投工投劳都是问题。“当过兵的人哪有遇到困难就退缩的哦。”虽然退伍多年,但胡根文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军人品质一直扎根心中。说干就干,胡根文在与老伴及家人商量后,作出了土地占用、青苗补偿通过做工作解决,资金筹集、投工投劳全部由胡根文家来承担的决定。2012年秋收以后,胡根文带着老伴开始修路,为了运输铺路的材料,老两口卖了粮食,花了6800元买了辆三轮车,开始了他和老伴的漫漫修路征程。
“开路基、找片石、捡砖头、拖窖渣,哪里有铺路材料我就找到哪里。”对于修路的艰辛胡根文深有体会,冬去夏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石料没有了到毗邻乡镇去找,三轮车油钱没得了,同老伴一商量卖肥猪,零件坏了换,货箱烂了补。路修好了,胡根文的三轮车也用坏了两辆。
“他修路修起瘾了样,把这800米的组道公路修完后,他又修起了对面山坡上的盘山路。”邻居曹开贵说。“对面坡上18户人的路还没修通,我作为老当村15组村民组长,也作为一名党员,我要把路修到每个农户的家门口。”有了前一条修路的经验,胡根文带着组员很快也把对面的盘山路修好了,“现在基本上都买了摩托车,大家卖东西用车运出去卖就是了,买化肥呀这些都是商家用小货车拖到每家每户的门口。”胡根文感慨地说。
“这条800米的碎石泥结路就要打成水泥路了,我的修路梦就更圆满了。我是我们组的头头儿,只要我干得动一天,我就要干一天,带领大家致富。”要致富先修路,路修通了、修好了,胡根文还考虑着是如何帮扶群众,发展本组经济。在他的带领下,该组利用林地荒山大量栽种水果、油茶、柜桉,种植油茶达500余亩、柜桉600余亩。同时,胡根文还动员大家搞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实现土地收益多样化,并对特困户和缺劳农户采取土地流转方式,增加他们的收入。(丁文君、代林材)
相关阅读
2024-03-04 21:15:53
2024-02-22 13:38:44
2024-02-21 15:51:12
2024-02-02 17:44:52
2023-10-24 18:14:17
2023-10-10 10: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