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15日讯(刘振山 蒋泽康)廊坊市城乡规划局积极探索“互联网+规划”的建设、应用、发展模式,大力开展数字规划建设,将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IT前沿技术加以整合并深化应用,在数据建设、数据应用、数据延伸和数据标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今天廊坊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新闻发言人的廊坊市空间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中心主任王亮宣布的。
据王亮介绍,在数据建设方面,到2017年底,廊坊已基本实现了市区地上、地下、二维、高精度三维、地下管线、土规、交通、人口数据、地名地址、建筑物属性、城市部件数据的全覆盖,完成了重点区域人防数据采集,部分县市区重点数据采集工作。
王亮说,从2010年开始,廊坊就开展了“航空摄影测量项目”,重点对广阳区、安次区、开发区、永清县、固安县等区域的基础地形数据进行采集,目前,已完成1814平方公里高精度、大比例尺(1:500—1:1000)的基础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正射影像数据的生产入库。2016年,又对建成区范围内地形图(1:1000)、规划区范围内影像图(1:1000)进行数据采集和更新。可以说,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区域的地形数据,为机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三维数据是实现规划项目实景3D展现的重要技术保障。据了解,目前,廊坊已完成243平方公里的高精度城市三维数据采集。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目前共完成约6000公里地下管线数据的普查,新增竣工入库管线130公里,实现地下管线工程信息动态管理。通过与人防部门合作,完成了廊坊中心商业区、艺术中心区域地下空间数据的生产建库工作,为人防部门“平战结合、平灾结合”的模拟演练提供了数据支撑。
在数据应用方面,廊坊建立了“数字规划管理系统”,纳入业务流程148个,各类审批及办公项目16000余项,通过建设项目网上全过程审批和行政公文的网上流转签批,实现了规划编制成果入库管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
2011年,建成全国首个城市级3DGIS数字沙盘。2012年,建设完成三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大力推行“项目三维报建”,将其应用在项目审批和市规委会审查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到2017年底,已完成三维报建项目206个,建筑面积2965万平方米,覆盖建设用地面积13.6平方公里,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了直观、可视化的数据保障。
为推动地下管线数据应用,廊坊建立了“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与管线管理单位、权属单位的在线共享。目前,已辅助审批市政类项目155个,为市政处、开发区规划局、规划设计院提供在线数据服务,并具备向各县市区规划局共享能力。
2016年,以地下管线普查数据为基础,廊坊市建立了三维管线系统,实现了城市空间数据二三维一体化的综合展示与应用,满足了市地下管线管理应用需求,为城市建设、防灾、抢险、环境保护等辅助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数据延伸方面,廊坊市2015年即提出建设“市县一体化规划管理服务平台”思路。目前,已实现城区与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永清县、固安县的数字规划系统覆盖。
此外,该市地理空间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还为全市各委办局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和政务信息数据在线共享交互服务。自2014年发布以来,已为公安、交警、民政、市政、人防、审计、综合执法、气象等10多个委办局提供在线数据服务。
在数据标准方面,着眼于打造纵向(市县共建)、横向(市级部门共享)两大平台建设,廊坊市规划局为数据生产、整合、应用制定了统一标准。严格按照省厅要求开展规划编制成果数据和规划业务审批数据的管理应用。同时,在基础数据、规划编制、审批报建、综合管线、工作规程、数据安全等六方面,制定了17项标准。
廊坊市还注重丰富与城乡规划密切相关的各类数据,先后制定了《廊坊市空间数据交换标准》、《廊坊市综合地下管线探测数据标准》、《廊坊市三维信息系统模型数据标准》等,为跨部门数据共享共建提供了统一标准体系。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