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14日讯(刘振山)12月14日上午,廊坊市纪委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李晓鹏作为新闻发言人,向媒体通报了2017年廊坊市反腐肃纪整体工作开展情况。
李晓鹏指出,今年以来,廊坊市纪委持续深化“三转”,以钉钉子精神正风肃纪,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四风”问题和腐败蔓延势头得到遏制,党风政风明显好转,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提供了坚强保证。
中国网生活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7年廊坊市纪委围绕压实“两个责任”,协助市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管根本管长远的有力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加强管党治党制度创新,先后印发《鼓励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办法》等一系列反腐治怠提效的文件,为打通管党治党“最后一公里”、保障决策部署落实、优化政治生态构建起了环环相扣的“制度链条”。
李晓鹏说,这些制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解决的都是具体问题,如《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实施办法》就是针对部分党组织对“第一种形态”拉不下脸、抹不开面的问题制定的,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实现了常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办法》就是针对民营企业家在少数部门“遇冷”,政商交往中存在“亲”而不“清”、“清”而不“亲”问题出台的;《2017年—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量化问责暂行规定》就是针对个别干部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等问题制定的,目前已查处环保问题152件,问责359人,给予175人党政纪处分。
“截至目前,全市清理发现‘一问责八清理’问题线索11569件,纳入整改11464件,整改完成11463件,查实问题9867件,组织处理1493人,纪律处分595人,移送司法机关12人。清理保留制度112个,修改制度91个,新建制度948个。”发布会上,李晓鹏就优化“三个环境”和增强群众获得感,介绍了相关情况。
据悉,针对国土领域和民生等领域问题突出的实际,廊坊主动出击。针对个别党员干部直接参与,或在幕后纵容、庇护亲友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梳理出可查性线索343条,涉及党员干部253人,暂存3条、谈话函询1条、初步核实18条、了解78条、立案34条、结案163条、已给予党政纪处分187人,移送司法部门45人。
全市共发现骗保、误保、人情保等问题线索14792件,已完成整改14781件,追回资金23万余元,真正让民生“红包”落入困难群众口袋。发现基层挪用截留农村卫生室建设资金问题线索285个,完成整改261个,追究问责138人,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发现基层滞留截留套取农民补贴资金和补偿款等问题线索1305个,涉及资金3176.2万元。通过严查快处,保障惠农资金颗粒归仓。
为避免县级纪委执纪审查高举轻放、避重就轻的问题,市纪委一竿子插到底,由3名常委带队,6个纪检监察室对6起基层“微腐败”典型案件直查,给予党政纪处分28人,组织处理8人,移送司法机关9人,其中县处级干部2人,乡科级干部12人。按照“先审计后换届”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开展村“两委”干部离任审计工作,确保在换届前完成所有村街的财务审计。
据了解,今年1至11月份,廊坊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5514件(次),同比增长78%;线索处置2648件,同比增长108.2%;立案1243件,同比增长21.9%,涉及县处级干部68人,同比增长195.7%,乡科级干部358人,同比增长76.4%;结案1110件,同比增长16.2%,处分1099人,同比增长16.7%,涉及县处级干部63人,同比增长186.4%,乡科级干部305人,同比增长63.1%。共发现“四风”突出问题132件,党政纪处分107人,组织处理15人,点名道姓地公开通报曝光,达到了“查处一个、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目的。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