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16日讯(刘振山 蒋泽康)11月15日下午,在廊坊润泽国际信息港举办了一场新型“双创”企业孵化的大型公益活动,北京天安门国旗班首任班长董立敢应邀带着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在会前进行展示,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展示中,全体人员面向巨幅国旗集体高唱国歌,之后董班长向大家介绍了国旗的相关知识。“需要注意的是,五星红旗中五颗星的摆放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四颗小星拱卫着中间最大的一颗星,并且每颗小星的其中一角都指向大星的中心,代表着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讲到国旗的制作时,董班长说:“国旗是由一种叫做中国绸的特殊材料制作而成,整面国旗无缝接,防水,防腐,永不褪色。”
展示结束后,现场所有人员分作三批分别与这面国旗合影留念,随后,班长让6名护旗手高举着国旗走过整个会场,从每个人的头顶划过,让会场上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亲手抚摸一下国旗。此时此刻,每个人的心中都感觉十分神圣和崇敬。
据百度介绍,国旗班就是天安门广场每天从事升降国旗工作的武装警察部队,隶属于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准确地说,并没有国旗班这个官方名字,人们常说的国旗班是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经常执行升旗任务的第五班。
1982年12月28日,原武警北京总队第六支队十一中队五班进驻天安门,担负天安门广场升降和守卫国旗的光荣任务。从此,我国有了第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原来的2人升旗改为3人升旗,其中1人擎旗,2人护旗,正步前进。同时,统一了着装,编制出了升降旗的时间表,从此这个班被人们称作“天安门国旗班”。1991年初,“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正式成立,并从1991年5月1日起实行新的升降国旗仪式。国旗护卫队由36名武警官兵组成,负责每天升降国旗。逢“1”(即每月1日、11日、21日)和重大节日,武警军乐团在现场演奏国歌。为了更好地维护天安门广场秩序,从2004年6月1日起,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每月逢“1”的3次大升旗的勤务改成每月1日进行大升旗,36名国旗护卫队员和62名武警军乐团队员和以往大升旗一样,现场演奏三遍国歌。按照要求,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在四周观看的各族同胞,凡是军人要行军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其他人也应立正行注目礼,表示对国旗的崇敬。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