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生活11月15日讯(周治琼 唐娟)全国首届安全生产创新发展会议11月15日在深圳市民中心多功能厅召开。会议邀请了安全生产领域的知名院士、教授以及香港、澳门相关机构的资深专家,就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城市安全文化建设、港澳职业健康工作经验等进行交流,对前瞻性、基础性的公共安全、安全生产问题进行研讨。
由深圳市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办,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承办的首届安全生产创新发展会议,是首届安全生产领域科技成果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安全生产改革创新与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做了主题演讲。
当天会议的第一个演讲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所长王巍院士,在题为《航天科技在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的主题演讲中,一开场就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公共安全现状及挑战、城市公共安全技术防护需求,王巍院士认为:“高新技术辅助管理是提升城市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他在演讲中向公众普及了卫星应用技术、先进感知技术、系统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信息服务技术等航天军民融合高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就航天科技在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记者从王巍院士的演讲中了解到,目前航天军民融合技术在城市应急通讯指挥、城市重要区域和重要目标安保、城市管网安全监测、自然灾害监测、大型建筑结构安全监测等领域均有系统性的应用,军民融合技术将提升未来城市安全。
随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副会长刘铁民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毛海峰教授,分别以《重大事故灾难风险治理与应急准备》、《把握安全文化核心,创新文化建设机制》为题,从不同角度对公共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法进行了阐述。中国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总干事游雯、澳门劳工事务局职业安全健康厅危害监察处高级专家陈嘉豪等嘉宾,则向与会人士介绍了香港、澳门两地在推广安全文化以及关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工作经验。
据了解到,近几年,由于影响我国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不断发生,因此社会各界对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关注度逐渐提高,加强与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迫在眉睫。根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我国平均每年因公共安全事故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0万人,伤残人数超过250万人,经济损失达7000亿元。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城市公共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主办方表示,希望此次会议能为提升深圳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献计献策,为深圳的安全生产改革创新提供智力支持,进而搭建起安全生产领域产、学、研、用的桥梁,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在该领域的应用。该负责人透露,今后安全生产创新发展会议每年将举办一次,力争打造成安全生产前沿理论研讨平台、典型经验交流平台和先进技术知识分享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首届安全生产领域科技成果展将于11月16日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拉开帷幕。依托高交会这一平台举办的首届安全生产领域科技成果展,将集中展示安全生产领域的先进技术、产品,主要包括本质安全技术与产品、预防技术与产品、监测监控技术与产品、应急救援技术与产品、信息化、宣教培训、个体防护等技术种类,主要涉及危化品、工矿商贸、职业卫生、建筑施工、特种设备、交通运输、消防等行业领域。市民朋友可以在高交会期间前往深圳会展中心7号馆参观、体验。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