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生活11月10日讯(通讯员 龚桦 魏秘)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沿346国道穿境而过,但见一座美丽风光的“庸派新村”—小东川村,坐落在十堰市竹山县竹房城镇带核心区,放眼望去,街道宽阔靓丽,两岸绿树成荫,庸派特色民居错落有致,马头墙上散发着独有的韵味;村前儿童嬉戏玩耍,村后的菜畦碧绿如墨;清凌凌的河水从门前穿境而过,勤劳的人家忙着洗衣晾晒,一副安居、祥和、向上的易地搬迁安置新区展现出勃勃生机。
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溢水镇坚持把易地搬迁安置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重保障、建阵地、优民风、扬美德,通过加强农村生活环境治理,重视宣传营造环保氛围,形成保护家园、爱护家园的人人共建的格局,扎实提高居民生产生活质量,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向前迈进。
环境美化为先导,加大基础投入建设山清水秀新农村
在建设中紧紧围绕“四个结合”下功夫,即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户增收与产业连片开发、基础配套与整体功能提升、社区化服务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来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易地搬迁样板区和生态观光示范区。通过对循环路沿岸全域植绿,栽培红叶石楠、柳树、桃树等万余株苗木提高了绿化覆盖率,丰富了人文景观;对河道护坡种植草皮、河道碎石垃圾清理、设置拦河垱等措施,实施分级蓄水,打造人工湿地;安置房门前建设不锈钢金属晾晒架让农户晾晒便利、在屋后配套建立猪舍杂房便于农户存储杂物,同时为附近菜地硬化出行作业道解决农户雨天菜园管理问题,坚持以为民所需、为民所求、为民所急的要求,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
育人树魂为根本,教育群众发挥自身脱贫新动能。
扶贫不扶懒,育人先育德,自安置点96户贫困户搬迁入住以来,镇村两级高度重视群众教育工作,结合“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最美脱贫户”、“十晒十评十比”等创评活动契机,多次组织召开群众讨论会、政策宣讲会,宣传环保知识政策、法律法规,在农户头脑中形成保护家园环境,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居民个人的事的责任意识;锤炼道德文明更需要制度的约束,通过村级推选、农户自选、献计献策,镇攻坚办综合多方意见制定《平安楼栋管理意见》、下发《安置点文明建设宣传册》,形成规范化、制度化进行约束管理,根据“责任三包”要求,目前该安置点已评选出一个片长进行统筹管理、七个组长具体督促实施、十个楼长相互监督比拼的“三位一体”的格局,号召大家勤打扫、常保持,家家门前比卫生、户户家里比整洁,营造“遵规守法、明礼诚信、纯朴向善、邻里和睦、感恩奋进”的优良民风,促进农户好习惯养成,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