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生活9月21日讯(周治琼 唐娟)9月21日,德勤中国的全国上市业务组发布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大陆和香港新股市场回顾和展望。据预计,截至2017年9月底,按新股融资额计,香港交易所排名将上升至第三位,而上海交易所将会紧随纽约交易所保持第二的位置。考虑到中国大陆未来几月迎来超大型新股的机会不大,而香港或有一至两只来自科技板块的大型新股上市,在今年年底时将很大可能保持现有位置不变。同时,A股市场若保持现有发行速度,新股发行数量将很可能产生新的记录。ZOl粤港澳生活网_品味粤港澳大湾区生活
ZOl粤港澳生活网_品味粤港澳大湾区生活
德勤预计,截至2017年9月30日,香港会有106只新股上市,融资额达850亿元港元,与去年同期71只新股合计融资1,343亿港元相比,新股数量大幅增长49%,但融资额却同比下滑37%。这种现象要归咎于创业板新股数量的激增,以及大型新股整体融资规模缩少的缘故。
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有关负责人表示:“很明显,香港新股市场的角色已经从蓝筹、大型大陆企业或国有企业的上市首选地清晰演变成为一个同样能吸引香港和国际潜在高增长中小企业的融资地。香港和国际中小企业对利用牛巿作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热情,促使创业板新股数量大幅增加,以及等候创业板上市的申请名单变长。相对主板享负盛名的上巿公司,很多这类企业都较为年青,并且拥有其自身品牌。”
与此同时,截至第三季度末,A股新股市场的新股数量和融资金额预料将会显著增加,由去年同期126只新股增加至349只新股,增长177%,而新股融资总额则从772亿元人民币上涨至1,759亿元人民币,上升128%。由于较大发行人倾向于在主板上市,预计上海交易所依旧是中国最大的新股市场,前三季度新股融资合计1,053亿元人民币,超过深圳交易所的融资额706亿元人民币。
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A股资本市场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每月平均不少于30只新股发行的稳定速度支持下,新股市场表现强劲。不过,等待上市的公司数量仍旧处于大约500多家左右的水平。这说明了由于国内市场的估值普遍较高,中国企业现在更热衷于在国内市场上市,而并非仅仅放眼海外上市地。这也是新股发行被调控以正常速度进行所带来的效益。”
尽管香港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新股市场表现强劲,但在今年第三季度结束前,纽约证券交易所排名稳守领先,这得益于在今年前6个月完成的3宗超大型新股上市。随着更多大型新股的发行,预计香港交易所能够保持第三排名,超越深圳交易所。深圳交易所目前主要以小型新股发行为主。
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有关负责人解释道:“我们对香港新股市场最后一个季度前景持积极态度,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将会再有一至两只大型科技企业新股上市。在当前对科技和新经济概念业务的支持情绪带动下,这些新股上市应会广受投资者欢迎。鉴于大陆上市申请审批程序为部份申请个案持续带来不确定性,一些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和银行能够在余下三个月内成功完成上巿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我们认为,目前证券交易所的三甲排名可能会维持到今年年底。”
由于目前已有超过180家企业递交了上市申请,德勤预计香港可以在今年年底前完成140至150只新股上巿。但德勤分析显示,是否可以达到2017年预测的融资总金额1,300至1,500亿港元,还需有赖多个因素,包括有利环球宏观经济的条件,以及另一超大型新股能否于年底前完成上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