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半个世纪,塞罕坝人创造了人间奇迹。“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几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迎难而上,矢志不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这个使命都不曾丢掉。 从一项任务到55年的坚守,塞罕坝人建造出总面积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构筑了为北京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塞罕坝林场的发展史,是一部老中青三代塞罕坝人不忘初心,忠于使命的创业史。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塞罕坝人在创造绿色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伟大塞罕坝精神。塞罕坝人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塞罕坝精神是绿色发展精神。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对环境的恶意破坏上。塞罕坝人通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将沙漠化的塞罕坝建设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环境改善的同时带来了经济上的利益,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对绿色发展最好的践行。
塞罕坝精神更是我们攻坚克难打硬仗的强大支撑。精神不是拿来只点赞的,把精神化成力量并用之才是对精神最好的弘扬。要学好“塞罕坝经验”,既种出草木葱茏,也收获黄金万两,并最终通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就要让塞罕坝精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引领,把困境变成风景,将美丽变成财富,从而让人民群众在绿色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作为一名承德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这座塞外山城的缔造者,参与者,和守护者。我们为有塞罕坝精神而自豪,为这片热土养育了勤劳勇敢的塞罕坝人骄傲。那么,我们更应该践行塞罕坝精神,在建设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习塞罕坝精神,要落实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以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为榜样,努力拼搏、无私奉献、建功立业,每个人都应该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亲历者、实践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赵洋)
相关阅读
2024-03-04 21:15:53
2024-02-22 13:38:44
2024-02-21 15:51:12
2024-02-02 17:44:52
2023-10-24 18:14:17
2023-10-10 10: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