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县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纪实
杨 坚
以旅游+扶贫为方向的“崀山模式”被全国近100家媒体中推介,党建工作改革(干部负面考核制)列入国务院改革案例,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得到省委改革办推介,投融资改革全市领先,……一组组“改革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新宁大地时时涌动改革热潮,处处充盈向上的力量。
近年来,新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抓实改革操作,抓准改革重点,抓牢改革责任,抓亮改革特色,全力推进全县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的改革工作,坚决有序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让全县改革形成全面布局、多向突围的整体态势,以劈波斩浪之势向前行进。
改革操作抓铁有痕
2016年10月中旬,新宁县委再次召开全县改革推进会议,对重改革、善改革的先进专项小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创新改革联络机制,出台了《新宁县全面深化改革专项小组联系会议制度》,强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县委改革办、部门单位四级联络机制。近年来,新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千方百计推进全县改革工作。
改革工作中,该县县委书记秦立军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县委常委亲自调度,对各领域改革进行认真谋划、积极稳妥推进。2015年,该县县委专门下文,明确县委副书记担任县委改革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直接调度全县改革工作;改革办新增4名编制,明确9个专项小组联络员为县委改革办成员。同时,全县所有的涉改部门单位都明确了分管领导和改革联络员。2016年,该县县委进一步规范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标准,明确会议与县委常委会分开,先后召开改革领导小组会议4次,近3年来已召开领导小组会议12次。
近年来,新宁县都会超前的谋划部署,明确每年改革工作重点,让改革有的放矢。2015年,新宁县结合该县实际,下发了《新宁县2015年改革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2015年依法治县工作要点》。该县县委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和依法治县工作纳入全县文明绩效考核范畴,下发了《新宁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出台了考核奖惩细则。同时,制订出台了关于改革事项审议、备案、报告的规范性文件,改革办的统筹和调度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2016年,继续出台了《2016年全县改革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明确8大类52项205小项改革事项。
改革责任敢于担当
2016年,新宁县共开展改革全面督察1次,专项督察10次,下发督办函16个,强力推进的督察工作促进改革迅速发展,落到实处。近年来,新宁县充分利用动态管理机制推进改革,完善了改革日常工作运行、备案、督察、调研、考核等制度,推行分解责任、督察评估、考核奖惩等多项措施,确保将改革任务层层分解,有序推进。
新宁县委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与全县“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督查、同讲评、同考核”,总体谋划、统一部署、整体推进。根据全县改革工作要点,新宁县把全年的改革任务一一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确保将责任分解到位。进一步加大改革督察力度,出台《关于加强督促检查工作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等文件,对改革督察工作责任划分、责任追究方式和对象、责任追究事项等进行了明确,确保督出效果。同时,进一步加大改革工作绩效考核分值,出台《新宁县全面深化改革督察办法》,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改革工作纳入督察考核问责范围,确保改革责任全面落实。
在此基础上,县委强化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安排县委改革办参与每季度工作督查,年底由县委改革办与县绩效考核办对接,对改革推进不力、责任缺失、任务完成不理想的实行追责处理,充分发挥改革绩效考核的杠杆作用。为此,该县委改革办每月制定好路线图和时间表,采取工作调研、信息备案、专题会议、对账检查等方式统筹协调好各领域的改革工作,对改革任务实行专人点对点跟踪,不定期调度进展情况,确保改革方案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完成一个销号一个。
改革创新亮点纷呈
“我们镇里环境干净整洁,加上天然的崀山美景,是一个生态休闲的好地方。现在前来崀山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崀山镇生态农家乐“戴先生酒庄”经营者戴顺友说,他的农家乐一到旅游旺季就每天游客爆满。
戴顺友道出的喜悦,正是得益于新宁县在精准扶贫和全域旅游两项改革工作的创新尝试。如同旅游+扶贫的“崀山模式”一样,近年来,新宁县在制定全年改革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明确了全域旅游、金融改革、精准扶贫等重点改革事项,在年度改革任务中突出侧重点,从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改革集中区。如今,“旅游+扶贫”经验在《人民日报》头条推介,党建工作改革(干部负面考核制)列入国务院改革案例,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得到省委改革办推介。
近年来,新宁县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创建发展路径,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精准之路。新宁县县委书记秦立军说,“旅游+扶贫‘崀山模式’,就是浪漫崀山与精准扶贫的美丽邂逅,是旅游扶贫、文旅联姻的新亮点。”通过建设旅游休闲基地,带动景区村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既丰富了旅游产品,又让群众获得了土地收益和劳务收入;大力实施旅游产业带动扶贫,以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为突破口,搭建了脐橙、茶叶、药材等13个产业平台,逐步实现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依托景区扩大就业门路,公司搭台就业岗位,让当地村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解决就业问题……如见,“崀山模式”已促进5个贫困村出列,近600个贫困人口脱贫。
2016年10月,在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旅游“红黑榜”上,新宁崀山喜登“红榜”,并获评“全国厕所革命最佳景区”。崀山景区的厕所,为何能成全国最佳?新宁县借助“特色县”建设和“旅游双创”工程,高起点规划、建设旅游设施,提出“以游客满意为目标,把厕所当作景点来做”,在全国旅游区率先实施“厕所革命”。生态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形成了一整套常态化管理新模式,成为全省旅游行业典范。这场独具特色的“旅游厕所革命”,有力地推动崀山迈入全国5A景区行列。
新宁县推行的重点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全市领先。该县在全市率先成立融资工作领导小组,并新成立了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四家政府出资的融资平台公司,对全县九家政府出资的融资平台及公司资产进行整合,精心策划了文化旅游等32个重点建设融资项目,并先后成立了保障性住房等10家政策性融资平台,资产总额达92亿元。
改革成果落地生根
2016年,新宁县确定了8大类、52项任务、205小项改革事项。截至2016年年底,已形成制度性成果189项。近年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困扰新宁县多年的一个个壁垒被打破,一项项难题被解决,不管是普通的老百姓,还是推动改革的改革者,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营改增”全面完成,资源税改革全面推进,国税、地税实行合作征收税款及互设窗口服务,进一步实现税务系统综合治税信息的高度融合;公车改革基本到位,所有公务车辆于12月31日前封存;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基本到位,已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397笔,不动产登记发证持续发力。
农村改革春潮涌动,激发农民新活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改革共完成16个乡镇、299个行政村、141887户的入户摸底工作,处理确权纠纷133起;精准扶贫脱贫改革实现脱贫23647人,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70元;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圆满完成,474个建制村合并为299个;农村电网体制改革完成农网改造总投资6778万元,完成率为80%。
司法体制改革多点突破,让广大群众公平地共享改革成果。探索建立了典型案例发布制度、以案释法媒体传播制度、以案释法宣传讲解制度、以案释法整理编辑制度、以案释法律师宣讲制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规范、指导、评价、引领功能;制定出台了《新宁县人民法院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设立了新宁县民商事纠纷调解委员会,在回龙寺、金峰两个法庭试点推行法庭裁判文书签发改革;建立了新宁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公证三项服务实行一站式服务,在村(社区)配备了115名法律顾问,“谁执法谁普法”大普法格局基本形成。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胆创新,天蓝地绿水净渐行渐近。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成了景区林权发证、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外围保护区勘界立桩工作和景区名木古树的普查登记和挂牌保护等工作;全面推进崀山生态建设与管理形成一整套常态化管理新模式,崀山正式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空气、水环境质量、饮用水源地水质名列全省前列,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创建了10个省级生态乡镇、9个省级生态村和72个市级生态村,列入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补偿资金转移支付县和全省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县。
相关阅读
2023-12-22 12:12:05
2023-10-12 18:59:22
2023-08-26 23:31:39
2023-08-19 20:09:13
2023-08-18 17:22:20
2023-02-15 18: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