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3日讯(周治琼)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和装修,由罗湖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彩生活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慈济芳邻环保教育点正式启用,罗湖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主任刘峰、东门街道办主任谢连华、彩生活慈善基金会代表丁杨以及慈济深圳志工和芳邻社区的部分居民共同出席了启用仪式。
慈济芳邻环保教育点启用仪式现场(摄影/中国网 周治琼)
启用仪式以一个特别的形式别开生面地拉开了序幕,大家把从四面八方回收来的200多个塑料瓶一起踩下去,寓意大家一起从自身做起,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为地球减少白色污染,脚踏实地做环保,噼里啪啦的声音好似鞭炮齐鸣,现场热烈的气氛充满着整个芳邻大厦。
启用仪式上,罗湖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主任刘峰、东门街道办主任谢连华分别为慈济芳邻环保教育点的启用给予了致辞和祝福。
慈济义工表演《人间有爱》节目(摄影/中国网 周治琼)
据了解,芳邻小区所属罗湖区东门街道办,紧邻深圳中学,居民以陪读家长租户居多,大约220户。深圳市彩生活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积极响应罗湖区城管局垃圾分类与可再生资源回收再造的号召,并配合与推进环保进社区的实践,由彩生活慈善基金会出资,联合罗湖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慈济慈善基金会三方主办慈济芳邻环保教育点,共同促成此环保善举。
慈济义工表演《一个干净的地球》节目(摄影/中国网 周治琼)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发源于台湾,由证严上人发起创办,1990年,证严上人到台中演讲,有感而发,在演讲中倡导大众,可以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25年前,慈济就开始推动环保事业。在深圳市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目前,慈济已经在深圳布吉、南山等区域成立了环保教育站。在得知慈济计划在罗湖区选择小区试点深耕社区环保时,彩生活主动推荐其在管服务的芳邻大厦做试点,愿与广大社区居民一起动手将环保行动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彩生活慈善基金会成立于2015年,是由彩生活服务集团倡议发起的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主要资助对象是居住在彩生活服务社区里身患重病或处于意外变故的困难业主、住户及彩生活的员工。彩生活慈善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在推动社区服务,发挥基金会的资源优势,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
慈济义工表演《一家人》节目(摄影/中国网 周治琼)
据彩生活慈善基金会代表丁杨介绍,2016年,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减少闲置浪费,彩生活慈善基金会创办了彩生活社区慈善店——彩舍。倡议彩生活员工和社区爱心业主自愿捐出个人心爱的物品,由彩生活义工在慈善店代为进行保管、整理义卖。彩生活社区慈善店所取得的善款全部用于彩生活慈善基金会在彩生活所服务社区的扶弱济困等公益项目。
彩生活慈善基金会丁杨介绍基金会情况(摄影/中国网 周治琼)
慈济芳邻环保教育点经过两个月的装修已近尾声,正式向芳邻社区业主开放,在启用仪式上,彩生活慈善基金会广泛邀约有爱心的彩生活员工和芳邻社区的爱心业主平时多来参加环保教育点举办的活动,同时也欢迎业主捐出家里闲置不用的物品,在慈善店进行爱心义卖,慈善店提倡“惜物惜福,践行环保”的理念,倡导人人“举手之劳,参与慈善”。
芳邻环保教育点外景(摄影中国网/ 周治琼)
慈善事业是人类爱心的展现,慈善既是社会的需要,更是爱心的传递。启用仪式上,慈济志工介绍了慈济芳邻环保教育点启用后的活动安排:工作日每周二晚上,开展适应上班族的环保教育读书会。每周末,开展丰富的环保实践课程,让居民亲手体会资源回收分类的重要性。每个月开展1-2次大型环保游乐活动,比如用环保酵素制作环保手工皂,亲子环保小工艺DIY等形式与居民互动分享,让环保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参加启用仪式的环保爱心人士发言(摄影/中国网 周治琼)
慈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托环保相关互动活动,慈济芳邻环保教育点希望能让资源回收分类落实到家庭,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让慈济芳邻环保教育点成为环保教育进社区的标杆典范。启发每一个人的爱心,以自己的行动去净化人心、祥和社会,为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共同携手做好环保。
启用仪式结束后,前来参加慈济芳邻环保教育点启用仪式的业主们还领取到了慈济志工亲手制作的环保酵素和结缘品。
芳邻环保教育点在启用仪式后召开临时会议(摄影/中国网 周治琼)
随后,慈济芳邻环保教育点主办方在罗湖区城管局及东门街道办领导的组织下召开了临时会议,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罗湖区城管局及东门街道办的领导对慈济芳邻环保教育点的启用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给予了大力支持。
相关阅读
2023-10-14 11:29:14
2022-11-20 20:31:49
2022-09-16 22:36:58
2022-05-18 23:22:46
2022-05-01 20:51:45